露露妈的闲言碎语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博文
(2018-11-09 07:23:05)
襄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传纪1992年3月25日给我来信说:“刘主任:你好!工作一定很忙。三月十日贵台全国人大会专题节目两次广播我市人大工作消息,正是我市第四次人代会召开之际(3月16至21日)。我们接到通知后,即预告到全体代表和列席人员600多人收听。大家听后一致反映很好,对我们人代会来说是锦上添花,更烘托了会议气氛,对全市各级人大工作者是一个很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抢眼的是一个大大的红色国徽印章,弧形上的一排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1993年10月8日发的常办(1993)新字第4号文件。文件中说:“参加第三届宣传人大好新闻评选的有166家新闻单位。推荐作品301件。第三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经评选委员会评选,共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147件,其中17件获一等奖。”我采制的录音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乎每个春节我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没时间买菜,没时间做年夜饭,没时间陪与家人在家看电视。1992年2月3日是农历大年三十。下午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电话,说“晚上有采访任务”。哪位领导,到什么地方去?情况一概不知,所以,无法做准备。我在办公室一直等到晚上8点才出发。到现场后,感到有环境音响,临时决定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21点30分,回到电台。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45:20)
——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转播稿广播随着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在技术上、表现形式上都有所发展。我曾写过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大会的实况转播稿。这在当时来讲有一定的代表性,留作纪念。这样的重大新闻一般是头一天的《新闻联播》开始预告第二天几点几分开始实况转播,欢迎大家收听。再给新华社发一份。开会当天《人民日报》都会在头版刊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44:41)
1990年12月3日《全国联播》和次日《新闻报摘》播出了我采制的现场报道,《在火热的水利工地上》。这篇稿获“黄河杯”全国水利好新闻和全国广播好新闻特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在推荐这篇稿时说:此稿件播出后反响比较大。它充分发挥了广播优势,以现场欢乐的音乐和隆隆的机器声反映出工地上的热烈气氛;记者不失时机地引出总书记、总理的亲切、自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42:29)
1984年8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正泉传达了中央宣传部有关报道精神。关于中英谈判,现在已进行到第二阶段的第21次,还要进行三到四次。9月下旬两国政府草签一个文本,还有两个附件。关于香港问题的12点政策,草签以后发消息。全文刊登联合声明,发表社论和文章,阐明我国政府鲜明的立场。报道内地、香港、台湾对联合声明的反应,草签联合声明后要对大陆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41:45)
1992年6月,我在山西跑了几个地方,采访了好几天,工作很紧张。到大同后我们被邀请参加了一次轻松的文艺活动,本想休息一下,到现场以后才发现是一台不寻常的演出。职业的敏感性促使我当机立断采录一篇报道,反映政协利用人才库的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这个节目于1992年7月9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专题节目中播出。获得全国政协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41:15)
1992年10月24日《各地联播》和25日《新闻报摘》节目播出的稿件。各位听众: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以及群众生活、爱国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山西省政协在参政议政中形式多样、成绩显著,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在今天的节目里,请听本台记者刘振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40:43)
1949年成立的全国政协,不是党和政府的最高机关,也不属于哪一个派别。它包括众多的政治派别。它对政府执行法律、法令实行民主监督。世界上别的国家都没有这个组织。全国政协履行提案、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政协是各参加单位和委员行使权利,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委员知情明政团结党派的重要途径。正因为这样,全国政协就成了广播电台必须采访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9 06:39:59)
做时事政治记者以来,不知采访过多少个国庆节。1989年10月1日,是北京发生“六四”暴乱后的第一个大节。天气虽然晴朗,但政治气氛沉闷。这一天,国内只有一件大事,就是党中央把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少数民族代表请到中南海参观、游览、联欢。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仅此一点就足以激发我制作现场报道的想法。只要自己不怕麻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