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脱钩:把自己的知识,意见和真理区别开。这样,就不会产生自己代表真理、不同意自己就是不同意真理、冒犯真理的感觉;因此可以不进入情绪,而把注意力放在事实与道理上。具体做法很简单:在自己的意见之前,加上“我个人这样认为”;在看到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加上“他个人这样认为”。这样,如果他的意见跟你不同,就只是你们之间的不同,而不是[
阅读全文]
其实俺说的是文化或者文明意义上的中国。相关,但不是政治上的当代中国。
作为一个文明体,中国一次次衰落,又一次次崛起。换的人,不换(不是不发展)的是中国文化。
每次衰落都有让它衰落的力量,每次崛起也一样。
清末以来的这一波,从洋务起,到八九十年代留洋止。每一群人都代表着一种推力。都对中国的重生起了推进作用。
中国文如果是火箭,那么这一群又一群的[
阅读全文]
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如何对待不同意见。
真自由允许别人持有不同意见。
伪自由则不允许别人持有不同意见。
这是因为,真自由者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的意见因此也是平等的。
而伪自由者则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表现就是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唯一正确的。跟自己的意见不同就是反对真理,就是反对自由。
这就产生了
根本区别之二,就是如何对待不同意[
阅读全文]

俺理性分析,平静叙述。得到了一些网友的理性回复,比如老键,小二哥等网友。
但势差心理之下,理性往往不起作用。另一部分网友的发言正在“现身说法”:
俺主贴预言:
极端情况则好讲歪理。
歪理也没有就举例子。
例子举不好就喊口号。
口号喊不响就甩帽子。
总之中国必须差。
部分网友回复,证明俺所说不虚:
[
阅读全文]

到处都是。比如,当官儿的官僚气,匪气,奴相;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等。主贴没有展开细说,但不否认这些问题。
指出这些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甚至情绪化的批评,如果基于事实,不扭曲偏离主题,就不叫“责备”中国。
俺说的“责备”表现,贴中已经简单描述了:不顾事实,无视主题,一定要说中国差。比如,呵呵,不得不举个例子:有人说[
阅读全文]
主要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国的精英。这些精英中有一部分对中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满。本贴提出一个假设,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差美国好是个客观差别。这个差别成为中国人的动力。实现从差到好的转变则是目标。一部分中国人要通过提高这个国家来完成这个转变。一部分中国人要通过脱离这个国家来完成这个转变。采取脱离手段的这部分人到达欧美,努力[
阅读全文]
中国人的美国梦,有自由,有财富,有幸福。
这个梦其实是基于一种对比:无自由,无财富,无幸福。
而梦的实现,就是从无到有的转变。转变之后呢?
转变之后,有了自由,有了财富,有了幸福之后,成为美国人。
这意味着不再有对比,尤其是对第二代移民或者第N代移民来说。因为他们已经成了美国人。
美国人会做美梦,但不会做美国梦了。因为没有外国或[
阅读全文]
中国人的劣根性,俺以为第一因是思维,思维又被语言规范。
俺以往说汉语的优点,比如灵活。
优点所在,即是缺点所在:灵活,没有明确的形式规范,就要通过对交流整体的层层感知来获得准确的意思。
这就形成了中国人的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可以是好事,也可以坏事。
好事是这种思维容易“通天”,与抽象的生命之间的障碍少。
坏事就是一般个体缺[
阅读全文]
鲁迅哀叹国民劣根性,不开眼,不上进,阿Q。
观察准确,描述生动。
这些作品唯一的缺点,就是深度不够,误导了读者的想象力,以为中国人的麻木只产生于传统文化。
其实,中国人的麻木的根本不是传统所致,而是中式思维的必然弱点。
国民真正的劣根性不在于不西化,而在于没有主见。
中国传统本来是救治劣性的良药,只是遇到了西方文明,显得不好用了[
阅读全文]
信是天然的契合与符合。比如喝水解渴的本能与事实,跟人的意识信与不信无关,跟人把水叫什么也无关。
正常情况下,幼崽对父母的依赖也如此。不需要论证,不需要推理,也不需要选择。
既然个体对生命的信是事实,为什么还有人“信”有人“不信”呢?
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因为在个体与生命本身契合的层面上,没有信与不信的差别。只要是生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