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人》文:杨绛诵:清印
镜中人,相当于情人眼里的意中人。
谁不爱自己?谁不把自己当作最知心的人?谁不体贴自己、谅解自己?所以一个人对镜自照时看到的自己,不必犯“自恋癖”,也往往比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还中意。情人的眼睛是瞎的,本人的眼睛更瞎。我们照镜子,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吗?
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
阅读全文]
《月光男孩》文:蔡康永诵:静播
黑暗中,跟第一次见面的人,躺着,眼睛对望着,说些秘密的话。这,在玩乐的日子里,常发生,过后也很容易就忘记了,叶子在风里打转,遇到一下就分开。
有一天,接到一通电话,口音很香港,语气有点揶揄、有点居高临下,对方报上名字,我有点意外,那名字,是香港的大明星。
他在电话里说,他人在台北,而他的朋[
阅读全文]
《谁欠谁的幸福》文:侯玲诵:江小北
张无忌放弃了江湖与江山
他把幸福给了赵敏
却把牵挂给了小昭
把漂泊给了蛛儿
把憾恨给了芷若……
杨过和小龙女最终做了神仙眷侣
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
也许他装作不知道
程英和陆无双为他负尽青春抛尽韶华
郭襄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许他记得,也许他不记得
曾经有[
阅读全文]
《文字趣味》文:冯唐诵:Bobo
这次不讲具体的书,只泛泛谈谈书中的文字趣味。
传说中,苍颉造字之后,有鬼夜哭。文字在诞生伊始,便蕴含着被泄漏的天机,饱蘸着地府的神秘。文字之于笔墨中讨生涯的书生,仿佛五味之于厨匠,在日日的蒸文煮句中,多少能体会并表达出一些神秘天机下的文字趣味。
稍稍抽象些的文字仿佛名山胜水。山水无尽,风里雾[
阅读全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文:林清玄诵:江小北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残,
蓼茸高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阕词,苏轼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
阅读全文]
《忆儿时》文:丰子恺诵:魏小裴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时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日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幕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是,最[
阅读全文]
《冬天的火炉》文:迟子建诵:清印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
阅读全文]
《沉默》文:梁实秋诵:陶然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我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
阅读全文]
《巴黎圣母院》许韬
[许韬的《巴黎圣母院》音乐朗诵节目,获得过中国影视广播大奖全国音乐类节目一等奖。音乐部分是音乐剧中的歌曲。]
根据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的英文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2012年的冬天来到了武汉。该剧50多首歌曲贯穿始终,讲述了吉普赛女郎爱丝梅拉达的宿命奇缘。穷诗人甘果瓦,皇家卫队长弗比斯[
阅读全文]
《老家》文:史铁生诵:Bobo
常要在各种表格上填写籍贯,有时候我写北京,有时候写河北涿州,完全即兴。写北京,因为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大约死也不会死到别处去了。写涿州,则因为我从小被告知那是我的老家,我的父母及祖上若干辈人都曾在那儿生活。查词典,“籍贯”一词的解释是:祖居或个人出生地。——我的即兴碰巧不错。
可是这个被称为老家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