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博文
中国古代命理学解秘第4讲13、十恶煞;年日为准,见则不利。庚戌年见甲辰日,辛亥年见乙巳日,壬寅年见丙申日,癸巳年见丁亥日,甲辰年见戊戌日,乙未年见乙丑日,甲戌年见庚辰日,乙亥年见辛巳日,丙寅年见壬申日,丁巳年见癸亥日。特点:特定时间内出生的人,肯定命运不好,必须加以回避。由于生不带禄,多数不会持家,也不是挣钱的,而手大花钱如流水,仓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临卦》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译文:从一开始就是很顺利的。用于占卜会有吉利的结果。到了八月份的时候,会有不吉利的事产生。  初九:咸临。贞:吉。译文:以感化的方式去治理国家。占问一下这样做的结果是吉利的。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译文:以感化的方式去治理国家。这样做的结果是吉利的。也不会有不吉利的事。  六三:甘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复卦》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译文:顺利极了。往来走动的过程中也不会染病。有朋友来拜访,也不会产生任何过失。在一条路上往返地走,七天就可以有一个来回。这样外出往来才是顺利的。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译文:不要走得很远才返回来。这样就不会有大的灾祸。而且从一开始实施也就是很吉利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北京陈氏太极拳和河南陈家沟太极拳法的区别北京陈氏太极拳和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虽然都是出自一个共同的师承,但是,陈氏太极拳从河南来到北京地区后出现了两次重大的套路和功法上的变革。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出自晚清时代杨露蝉进京,在王公贵族弟子之间传授陈氏太极拳,将比较难练的复杂动作和低架式,变成简单动作和高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四、陈氏太极拳在北京的传播陈氏太极拳在北京的正式传播,最早开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当时杨露禅经过武汝清推荐后在北京西郊一位满族白旗贵族家中教拳。这是陈氏太极拳。很快,随着杨氏太极拳的产生,吴氏、武氏等太极拳也开始在北京出现,并逐渐占据了京城武林。陈氏太极拳反而默而不显了。关于陈氏太极拳在民国时代北京地区的传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陈氏太极拳传承史(一)、第二代陈汝信  第二代著名的太极拳大师有陈汝信、陈所乐等人。陈汝信是陈我讲之子,少年时代开始和堂兄陈所乐一起,向陈王庭学拳。由于他勤学苦练,功夫渐渐炉火纯青,因此深得陈王庭喜爱。成为陈王庭之后的第二代太极拳掌门宗师。他的儿子、第三代传人陈大鲲、陈大鹏兄弟二人,皆得其真传。还有他的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太极拳”由来考(一)、陈家沟历史推源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50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晋南的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1372年,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太极”由来考(一)、“太极”概念在早期中国思想史上的出现  “太极”概念至今为止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中。《周易系辞》:“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解释说:“太极谓天地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坤》宫八卦翻译与应用 一、《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予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从一开始就是很顺利的。用在为牝马占卜这件事上就会很吉利。那些品德高洁的君子们想要找寻政治上的归宿,但常常是开始从政时却感到非常迷茫,以后就会找到他们所信赖的主人。这是吉利的事情。如果你在西南方向接识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八、《渐卦》 渐:女归。吉。利贞。 译文:嫁女。结果是吉祥如意的。用于占问也是吉利的。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译文:鸿逐渐地飞到河岸边。小孩子前去游玩会有危险的。也会受到别人的指责。但不会有什么过失。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译文:鸿逐渐地飞到河岩边的大石上,它们在饮水、寻找食物,而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6]
[67]
[68]
[69]
[7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