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在大家还没有修学种智之前,往往都以为:“我看到电视上有人在说佛法。”其实你根本就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是自己的眼根所产生的讯号。也就是由你身体中眼睛相关的器官——眼球、视网膜、视觉传导神经、大脑中的视觉细胞等这些眼根透过眼球摄取外面的影像,投射到眼球后的视网膜上成为讯号,经由视觉神经再传达到大脑中,在大脑中密密麻麻的视觉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15 09:21:12)
我们要谈菩萨正行这个题目,首先当然要了解:什么是菩萨?在台湾、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教徒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什么叫作金刚行呢?那就是说,十回向位又叫作十金刚,也就是说十回向位的修行,又叫作十金刚行。那十回向位从第一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开始,到第二回向“不坏回向”,一直到第十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全部都是金刚行!统统都是金刚行!那这个十回向里面,以哪一个回向位为最重要呢?也就是以初回向位最重要!初回向位的救护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现在离佛世已经超过两千五百多年,如果以正法时期五百年、像法时期一千年来计算的话,现在已经进入末法时期超过一千余年了。佛法并非只是一个理论,而是诸佛已经发现到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本实相,都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所本具的如来藏,才有所谓的因缘果报、三界六道、世间生死轮回等等现象的出现;也唯有跟随著已经实证的佛菩萨、真善知识学习,才能够进入解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12 12:03:10)
佛为了对治一般众生三界有的大病,就说这个不生不灭常住不坏的第八识如来藏为空性;祂无形无色,但是有真实的体性,能够出生一切法,祂是所有生命和宇宙的真相。但是一般众生,却把佛讲空性如来藏的真正意思误会了,特别是佛门的修行人,谈到佛法的时候,都说一切“缘起性空”;他们离开了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离开了我们自己的阿赖耶识而说缘起性空。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为大家说过圣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卷1中所开示的“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的内容后,我们就可以明白,真相就是《楞伽经》中佛讲的真相识,又简称为真相。真相识能够把祂的自身性用表显出来,而被亲自证实祂的人所觉了,而觉了这个真相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人,他可以现前观察并且证实,这个真相识才是能够出生七识心王的真实心体。譬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继续说明圣马鸣菩萨所开示的:“觉与不觉”的两种相中,有关于同相的部分。《大乘起信论》卷1:【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同相,二、异相。言同相者,如种种瓦器,皆同土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是故佛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常入涅槃。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毕竟无得,无有色相而可得见;见色相者,当知皆是随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12 10:32:13)
马鸣菩萨开示:【彼人便于五蕴生灭毕竟执着,怖畏生死,妄取涅槃。】(《大乘起信论》卷2)是说由于释迦世尊只为二乘圣者说人无我,并没有为他们宣演真正的法无我;于是他们就对于五蕴的生灭无常产生了终究坚固不移的执着,因而恐惧生死、畏惧生死,一心想着舍报要入无余涅槃来出离生死。
  
  二乘无学圣人—必定不回心佛乘的二乘无学圣人—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09 09:48:44)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开示过:有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这三个心的细相后,而次第衍生出六种心的粗相。《大乘起信论》卷1:【以有虚妄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二、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三、执著相,谓依苦乐觉念相续而生执著。四、执名等相,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五、起业相,谓依执名等,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09 07:30:09)
什么是境界?马鸣菩萨说:“以依能见,妄境相现。”我们谈到了能见相,因为有能见相就有境界相,就好像初果人,他必须要断能取以及所取──能取是意识,所取就是意识所缘的对象。而这个境界相,也就是意识所缘的对象,但是这个境界相的现起,往往不是意识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在经典里面有说到,一切诸法都是因为妄念而有种种的差别,离开了妄念就没有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