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开示说:
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云何和合依托?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与颠倒缘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相续,即此名为羯罗蓝位。(《瑜伽师地论》卷1)
  这里的羯罗蓝位是指受精卵位,意思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已说明,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祂没有智慧也没有所得,菩萨证此无所得的真心,才是真正的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摩诃萨。所以《心经》才会开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今天继续《心经》下一段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已说明,真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所以《心经》才会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继续《心经》下一段经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此前说明:在现象界上,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可是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性心,诸法也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接下来谈《心经》下一段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已说明《心经》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心经》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心”,也称为空性心;第二个重点:空性心借著种种缘而出生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第三个重点: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也解释《心经》第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佛门,《心经》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所以在寺院里被列为早上及晚上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在家的菩萨们不论是优婆塞、优婆夷通常也会将《心经》列为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因此,有很多法师、居士们对《心经》能够朗朗上口乃至倒背如流。不仅佛门早晚如是课诵著,而且道教也列为课诵及法会常用的经典之一,更不用说民间信仰的阿公阿婆们,也会将《心经》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问到:“学佛,是不是要学习对人事物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不是要学著时时都能自己作主?”会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奇怪,因为确实有不少佛教中的法师、居士教人要时时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还要处处作主;还说:“当下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就是真如佛性。”另外,还有法师、居士教人要能把握自己,不要失去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03 09:59:45)
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立地成佛是真的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屠夫,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要作点善事,最后他决定要供养村庄里的一位出家人;为了请这位出家人来家里受供,他特地去买了新锅子、新碗盘,以便确保作出来的菜是素菜。当这位出家人在用餐的时候,屠夫很激动,心里默默的想著:“等法师吃完饭以后,如果他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22 10:43:56)
有的人他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的问题是说:有的人说必须要烧纸钱,祖先才能得到、才能用到;做生意的人也要烧纸钱,才能够赚钱发财。这样的说法到底正确不正确?正信的佛弟子应该要如何的来帮助祖先?如何的面对这些问题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我们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在一般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当中是有这样的说法,而且在华人居住的地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22 10:00:58)
我们要讲的主题是:对灵媒的看法是如何呢? 佛教对于一切众生都是当作是有自性佛,每一位众生都可以成就佛果的,所以灵媒也是如此,灵媒一样是没有度到佛果的,这些一切有情当然要加以摄受。而这个题目的另外一层含意是:我们对于灵媒所拥有的能力应该是如何相处?
  世间人许多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可以持续,或是不要被剥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