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曰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个人资料
斯人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转载于2017-07-03顾颖琼博士说天下 一、卢刚杀人案
这件当时轰动一时的案件虽然已过去了十多年,但仍不断被人在各种场合提起。究其原因,当然一是因为这是中国学生迄今在美所制造的最大血案;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在谈论诸如留学生压力、同胞相残或教育体制失败等各种话题时最好的佐证。事件的大致经过是:爱荷华大学物理系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因为长期与导师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江城入夏雨弹琴,三镇桑拿奏闷音。 天盖笼云烹热浪,地生岩火炼真金。 街头记味冰梅乐,巷尾飘声蟋蟀吟。 黄鹤楼空情未去,晴川树系海涯心。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老白姓的家常琐事中,炒菜做饭是不可避免的家务。日复一日的锅碗瓢盆,常使人们心生烦意。其实,炒菜做饭之中风情无限。其乐处要靠自己来挖掘。 炒菜做饭的最突出特点是其灵活性和可变性。如果说文人可以''笔下生花'',画家能够"活色生香",厨师绝对是"真味出香"。同样简单的菜肴原料,通过佐料的搭配和人工操作的技巧,可以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
两个月前,阿四的大哥谢衍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小到大,书都是我的最爱。虽然我酷爱小说,但在人生的前二十年中因文化大革命而无法获得小说来读时,我也常会从父母的书柜中随便找一本经济或养身的书来啃。在还沒有电子网络和电脑的年代,书籍对我来说尤其珍贵。那种沉浸在书墨之香的感觉真是太吸引人了。 除了小学课本外,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金敬迈的小说《欧阳海之歌》。那时刚上小学一年级,认不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资料来源:伴读书房(duzhe365) 文章原文《那个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已经50岁了,他现在在干嘛?》 他曾是高考文科状元,北大才子,80年代的天之骄子,在他34岁的年纪,他被迫操起了杀猪刀,开始了杀猪剁肉的买卖,柴静曾经对他有个专访,问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他说,现在不敢说,命运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里,50岁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言 《老爸学电脑》这篇文章的原文,最早发表在199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我送给父母的新年礼物。在时隔18年后的今天-老爸去世二周年纪念日,我借此旧文献给我的父亲。 *** 1996年,父亲已是71岁高龄,身体尚好。早些年他就从领导岗位上离休了,与办公室电脑从没打过交道。然而,父亲在同母亲来美国探望我们全家的一年多时间里,却和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父亲非常博学,上至天文地理,下到中外历史细节都能道出一二。这大概是受到父亲的舅父们的影响。听父亲说,解放前奶奶家是当地的开明大户。爷爷是个外来户,当了一辈子帐房先生。爷爷娶了奶奶后,就在奶奶家一座宅子里安了家。那宅子我小时候奶奶带我去过,位于后来的闹市中心区,是奶奶家若干毗邻相连宅子中的一部分,青砖青瓦的四合院结构很是气派。爷爷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父亲并不是个惯于操持家务的人。在中国那些年身居领导工作的忙碌,让父亲少有亲身体验家庭琐事的机会。可是,父亲在离休后却与母亲一道,承担起了帮我们照看孩子的重任。 我和丈夫结婚后,与我父母同住。在儿子满周岁不久,丈夫就到美国留学。因为我和儿子拿不到美国签证,我们夫妻分离五年之久。我母亲常年多病,我工作较忙上班路程远,所以在丈夫出国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让我追随您的笑声 沉浸在食香桌旁 仰望您的慈祥 不再有思念 让我追随您的笑声 陪伴在电脑台前 感受您的厚爱 不在有离苦 让我追随您的笑声 同行在度假海边 聆听您的谈吐 不在有掛牵 让我追随您的笑声 回到曾经的岁月 重温旧时温馨 不再有心泪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