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韶山
新韵八寒
华夏落沉思漫漫,二十八划起韶山。家实未坠凌云志,国碎更书雪齿篇。
龙跃潭州惜雨少,虎奔赣水辟途宽。惜君冷眼乾坤睥?棺盖先生定论难。
二十八划,毛用过的笔名,繁体字毛泽东共28划
雪耻篇:指毛先生1915年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一事。
潭州,长沙古称。
他老人家心雄万夫,到老还写下了:&[
阅读全文]
2016年晚秋与吾妻,妻姐及连襟夫妇在皖南游玩了十天,去了九华山,青阳县城,古陵阳镇,黄山和石台县的风景区牯牛降,再取道安庆,无为县回到合肥。沿途写了一些诗词。有两首词是在安庆填的。无奈时间太短了,安庆有好多历史名胜没有机会看。我填的两首浪淘沙都在长江边上。让我有点不快的是江边的一些宣传材料对“太平天国”那场劫难还没有认真反思,实[
阅读全文]
平水十一尤
先生志在斥方遒,“谁主沉浮”震此洲。湘赣山头燃烛火,肤施河畔练吴钩。
开天劈地书留业,反美消资史滞舟。巨像如今南面立,湘江不改北悠悠!
新韵八寒
华夏落沉思漫漫,二十八划起韶山。家实未坠凌云志,国碎更书雪齿篇。
龙跃潭州惜雨少,虎奔赣水庆途宽[
阅读全文]
评郭开贞(沫若)先生的一首七律诗
事情应该是发生在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氏观看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有感,写了首七律诗。先抄录如下: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不说其内容,先[
阅读全文]
记35年前登泰山(草稿)
忆我当年访岱宗,新婚燕尔两情浓。拾阶共赏穿云树,携手齐攀观日峰。
不见帝王封禅迹,但留骚客翰词踪。他年有缘山登再,合与老妻留影重。
那个时候私人照相机是非常罕见的。我们没有。
未平曲先生的修改意见
五六一联造句的痕迹重了点,而且和“人”扣得松了。如写成“无意帝王封禅迹,但寻骚客翰词宗”,仍[
阅读全文]
五律古从军行(暂用此名,思改之,也请诗友们赐教)
平水八庚(语句多化自高适的燕歌行)
狼烟惊帝阙,天子赐横行。
鼙鼓榆关下,旌旗塞外征。
城南春柳发,蓟北暮云生。
白刃纷纷雪,丹青有尔名?
附高适燕歌行(并序)⑴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⑵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
阅读全文]
郭沫若污范增的诗
(看清楚,是范增,不是范曾)
余家在古称居巢,皖中地区的巢湖旁。生活在家乡的年代里,一直称巢县,后改名为巢湖市。近来又被改成归巢湖市管的县级单位,居巢区。对这种频频改名,让我们找不到老家的做法实难恭维。
离县治10多里地有个叫亚父山的地方,是楚汉相争的年代,西楚霸王项羽的首席谋士范增的老家。1964年5月,大文豪郭沫若来到[
阅读全文]
也是淡黄柳(词林正韵十八部)春桃艳彻,芳草连琼叶。觅句寻词成半阕。忽念南庄惜别,桃色犹存美人诀。杜娘曰,良辰是虚设。柳郎至,梦方悦。想明妃,大漠连天雪。意态由来,怎传图影,曲中分明古月。表面上看,写的是三个美人的故事。崔氏南庄"人面桃花",杜丽娘(牡丹亭)和王昭君。内中别有一番滋味,是人生感悟。一,学文的机缘错过。二,对诗词的爱好美[
阅读全文]
南乡子(再题邻家木兰花)/文槛外長江浅抹匀施,又教邻友觅新词。不比桃花红胜火,烟锁,究里心香知者我。文字游戏而已![
阅读全文]
忆江南,三句半(词林正韵第七部)
三句半,试写大家看。锣鼓声中铺垫足,等来轻快剑行偏,台下笑翻天。
不知为什么这个开玩笑的帖子被放到博客精选,从而被点击了这么多次。让我有点对不起读者。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