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長江

努力做个不选边站的老顽童
个人资料
博文
(2018-12-21 21:37:21)
七律记当年同窗会合肥(平水七阳) 同窗数载岂能忘,徒见枫林复染黄。群网洪生邀我入,诗坛光宇迎余章。
卫红舞曼芳华忆,薇娜声昂岁月量。四十春秋驹过隙,惜缘海内谊绵长。 两天分两次和十六位当年同窗相会。其中大多数是毕业40年后首次会面。 章字作动词用,和入字对仗。 步的是毛泽东先生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的韵,但最后一次用了个长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悼金庸先生(平水九青)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15 20:46:08)
晨登香港太平山平水八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0-25 03:14:27)
也写了首摊破南乡子,用的是版主千班刚用过的韵 摊破南乡子(词林正韵十二部) 寒雨洗新秋。对归雁,莫起闲愁。俗务尘嚣抛开了,句随泉泻,舞追红叶,再戏吴钩。 与世已无求。抛不开、词寄情柔。百无一用书生是,于花咏赞,于人月旦,未肯闲休。 有一个缺憾,词中重复用了一个”闲“字。”闲愁“似乎动不得。”闲休“,一时找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0-23 07:27:05)

谢周源會長赠山东大学校友T衫 校友T衫蒙馈赠,慰余齐鲁半生缘。 明秋再上玉皇顶,着此红衣到日边。 到日边,源自李太白:南风一扫胡尘净,西入长安到日边。李太白那个是假的太阳,我这里是真太阳。 我和山东的缘分包括: 1)爱戴孔夫子。 2)外祖父和父亲在山东工作学习过。母亲常常和我提到过她在青岛的岁月。 3)在山东泰安和泉城济南渡蜜月约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0-22 07:59:44)
今早上人民网,发现今天是叶剑英先生/元帅的忌日。 网上说叶帅享年九十岁。其实应该是89岁(1897年4月28日至1986年10月22日)。 我上网查看了叶剑英先生的诗作,可真不少哇.虽然没有细数,感觉应该在200首以上。 总的印象是解放后很难见佳作,而青年时代有些写的是相当的好。 咱来比一比 梅(二首)一九二一年 其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0-21 08:03:14)
1966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戚本禹等人的著名文章《翦伯赞同志的历史观点应当批判》。该文由《红旗》杂志同时发表。 于是,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翦伯赞先生就成了文革初期的一个重要靶子,“反动学术权威“。北大历史系学生当年6月在历史系三院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 这副对联的原创性有多少这里不去评论,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0-20 08:13:49)
戏写一首秋吟(七绝) (平水十二侵) 小院金风对月吟,人生最美弄秋琴。得心应手题霜叶,志在词林趣觅深。 有点糟蹋这么好的句子 改一改 庭院金风对月吟,此生最美弄秋琴。随心着意题霜叶,常在词林趣觅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戊戌重阳步秦少游韵填写踏莎行(词林正韵第四部)菊放重台,云横河渡,乡关海隔知何处。坐看红叶落纷纷,起身已是霞光暮。碧水层丹,青丝半素,中郎苦女胡笳数。此生有幸习诗文,飘萍莫让风吹去。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0-16 07:11:31)

翠湖秋影(平水七虞) 水墨层层染翠湖,霜风万类竞呈图。画中亦得蓝天现,妙手裁来技自殊。 老妻的照片(手机照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