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一副,欢迎指教。[
阅读全文]
(很早以前写的。)
因为爱而顺从,因为理解而能够顺从。
孩子有很多时候会很“听话”、很乐意“顺从”,这大概有两种可能:
大人的指令恰好与孩子心中的诉求一致。比如:孩子在2岁到3岁的时候,要锻炼他的舌头控制能力,所以你让他刷牙,他可能会欣然接受,因为漱口并吐出来是这个阶段他最感兴趣的口的动作,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在起作用[
阅读全文]
编译:加西焦虑是人人都会拥有的基础情绪,它是对忧虑、不安、不确定的感受。焦虑(anxiety)和害怕(fear)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面对不具体的、未知的威胁一种模糊的恐惧和担心,后者则是对具体危险的反应。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区别在于,焦虑能入侵到我们人格的内核以腐蚀我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适度的焦虑对于我们生存很有利,它能给我们提供能量以达到目标、激励我们适[
阅读全文]
“如果有一个人,能认真地听你讲他的故事,偶尔送点背景叹词,他一定是关心你的人。”
早在几年前怀孕的时候就看到那本聆听的经典之本——《倾听孩子》,其中有一些观念对当时的自己还是非常有冲击力的,等孩子出生后自己也会偶尔翻翻,但总是无法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倾听。等孩子上了小学,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大量减少,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距[
阅读全文]
《我的少女时代》——徐太宇得了PTSD,林真心把他治好了(剧透,慎入)
一部活生生的青春荷尔蒙大片,却把我看哭了。
徐太宇的国中好友马思远在一场意外中在海里溺亡,徐太宇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答应了跟好友的比赛才导致其死亡,深深的自责愧疚,后来自我放弃,成了学校著名的问题学生,林真心因一封幸运信的缘由与徐太宇相互合作,打算拆散学霸帅[
阅读全文]
对学习的重新认知·年龄不是问题,如何看待年龄才是问题。年龄虽然削弱了我们的体力,却给予我们太多的智慧,这些智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所察、所想和所得。·学习的目的除了功利,还有让自己感觉更美好。学习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世俗世界的赞许,更多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很美,顿悟是人最美好的体验,只有多学多思才能体会。·学习的场[
阅读全文]
1门里门外两件事
门后贴有一张纸条,上面这么写着:出门带钥匙和赞美别人。写这两件事的时候,也没有多想,就是为了省下90大元的开锁费,还有给娃起个模范作用——多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是大概六年前的事了,据说后来,再也没有麻烦过开锁的,因为有了密码锁,只要没有患上失忆、失用、失认综合症,进家门就再也没有任何问题了,另外,快八岁的娃也练[
阅读全文]
家庭成员让你烦恼的行为,用单纯的情绪无法处理,但用马歇尔沟通大法,逐步分解,慢慢沟通,一般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第一:观察自己的情绪源。是什么情境引起自己的各种感受。第二:觉察当下的情绪,是生气,沮丧,失望,烦躁还是伤心。然后向对方真诚地表达出来。第三:说出去自己的需求,多研究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第四:询问对方,是否[
阅读全文]
把孩子的分数当成隐私保护是健康独立人格的开始
——且能保存能量
1
“不想被人看轻,也不想看轻别人”
昨天和一位特别有智慧的女性友人聊天,说起这个国家不公布学生成绩的作法,感慨不已:“如果我得了A,你得了B,人自然会在心中比较,得B的会自惭形秽,得A的则小有得意,这样,负能量就互相流动起来了,我自己不想被人看轻,更不想看轻[
阅读全文]
如果在35-65岁还做不到这些,你的老年生活一定会比较悲催
每次看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怨声载道的老年人,我的心中就充满了伤感和着急。上了年纪之后,人是很难改变的,加工处理信息的模式已经形成,虽然也有可能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但是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在渐渐减少,“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顿悟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朝夕之间这么短暂,甚至还来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