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加菲猫

喜欢逍遥自在的码字,兴趣广泛,常常有感而发,并不拘泥于什么主题。
个人资料
费城加菲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5-02-13 08:09:01)
深层政府(DeepState)这个词被一般大众所认知是因为川普。川普在2016年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就暗示过深层政府的存在。他上任总统之后,特别是在遭遇通俄门的时候,他明确表示,这个就是深层政府对他的构陷。川普在2020年总统竞选败选的时候也说,是因为深层政府操纵媒体操纵投票,让他没有能够成功连任。2024年总统竞选的时候,川普更是反复强调,说他上台之后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猫语闲聊:AI大模型开发之传奇DeepSeek说起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t,AI),世界上最有名的AI应该是OpenAI公司的ChatGPT。它自从2022年末诞生至今一直就是AI领域的领头羊。后来也出来了一些优秀的AI应用,比如说,谷歌的Gemini,微软的Copilot,Anthropic公司的Claude,以及脸书的Llama。这些本猫都有试过,都非常的好,但是无一能够撼动ChatGPT的一哥位置。ChatGPT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01 13:38:50)

猫语闲聊生活中的悖论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令人疑惑现象。比如说,为什么我等的那班公交车就总是不来。公交车时刻表上是10分钟一班,我是随机到达车站的,那我有可能等1分钟,也有可能等10分钟,照理说我应该平均等待5分钟左右。可实际上我总是要等上差不多10分钟。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叫幸存者偏差,你只记得在运气差的时候吐槽。其实,这不是幸存者偏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07-07 08:26:16)
夸父逐日的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说是夸父威猛好胜,与太阳追赶竞走。在逐日过程中,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一口气把黄河和渭河水全部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渴死在半路上了。 不可否认,夸父是个有理想的,是胸怀大志的人,不仅是非常的自信,也有极强的执行力。后人评价他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百年以来,上海一直是一座充满小资情调的城市。淮海路作为上海城市的缩影,更是上海的精华所在。对于阿拉老上海人来讲,今朝的淮海路,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了,那种老上海的腔调。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和时尚店铺,一种新上海的韵味。虽然淮海路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但从来没有抹去阿拉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淮海路的变迁见证了阿拉一代上海寻常百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现在已经是四月底了,转眼就是五月份的毕业季节了。许多到美国来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以后,都在说找工作难。为什么难?有人说是由于外国人的身份所限制。其实,留学生们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所碰的钉子,多是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美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有一种习惯性思维,不管你有多少优秀的学历和学习成绩,也不管你有多么丰富的国外工作经历,由于你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谨以此文纪念上山下乡的上海朋友和朋友聊天,从电视剧《繁花》开始,然后又聊起了上海的美食。其实,上海没有什么真正的海派美食。在本猫眼里,电视剧里的排骨年糕和泡饭,那只是个笑话段子而已。但上海有真正的吃货,那种在物质贫乏年代长大的吃货。吃货和美食家最大的不同,就是美食家只负责品尝做好的食物,只要有钱,在物质丰富的年代,装逼的空间很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哈德森走了。哈德森,就像天边那一层美丽薄雾,悄然飘进我们的生命中,又悄然飘去在天边。养狗的人有幸得到爱犬十几年的忠实陪伴。对人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但对狗狗来说,却是他们的一辈子。爱犬哈德森是一只澳洲牧羊犬(AustralianShepherd)。长着一身黑白色相间略呈波浪形的毛发,头部呈现出一种狐狸般的外观,眼睛呈杏仁形,双耳略向前倾,表情聪明而警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对人际之间的界限,本猫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和美国相比,中国是一个重亲情重关系的社会,但是缺乏人际之间的界限感。这种高度重视人际联系的文化传统,一方面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关照。另一方面,由于人际之间界限的模糊感,也容易导致个人主体性的缺失。记得小时候在上海,邻里之间每家的门都是开着的,小孩子和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在我们的人生记忆中,历史总以人们始料不及的姿势转向。本猫是上海人,出国之前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很多年。很遗憾的感觉是,对于上海的的记忆正在消失。首先,发现在上海生活的上海人比例越来越少了,因为在公共场合几乎听不到有人讲上海话。去超市,去食品店,去服装店,去饭店,去理发店,几乎去上海的任何角落,全是“洋泾浜的普通话”。更感到不可思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