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3100第三部徐州会战第九章血战禹王山1 第一节 第60军是云南子弟兵。“7.7事变”之后全国人民一致抗日,云南地方当局把近卫1、2团,炮兵团、工兵团、机关枪大队、高射炮大队、交通兵、护卫骑兵大队、第14步兵团等等吧,改编组建为第60军。1937年10月10日,全军誓师、北上抗日!经贵州到湖南,徒步行军40多天,全军到常德集中。 蒋介石很重视这支部队,特意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9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7 第七节 刘斐在《回忆录》里提出的这个方案当然是事后所写,多多少少有点儿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不过刘斐是个很聪明的人,在人事、政治上都有很好、很针对的见解。1936年两广的“6.1”儿童节造反行动前,刘斐就让李宗仁要么打出抗日的旗号、要么就准备好棺材板子;“台儿庄大捷”刚一发生,刘斐就立刻意识到是个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8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6 第六节 余定华,时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台儿庄前线见闻》,“当时最高统帅部在徐州设立第5战区,李宗仁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徐祖诒(号燕谋)为参谋长,黎行恕、王真吾为副参谋长,梁寿笙为参谋处处长,秦开明为上校科长。高级参谋群有:曾希吾、郑昌藩、周崇德、曹文彬、刘清凡、陈超、赖慧鹏、梁**和我。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7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5第五节“李猛仔”自然想不到也顾不到这些,只是一门心思想着搞出一个“在此一举”结束抗日战争就好了。一个小小的“台儿庄大捷”就搞得沸沸扬扬的,要是这次“在此一举”搞成了,副总统说不定就提前当上了。李长官“在此一举”的一肚子“内线作战”苦水腹案是4月17日正式出炉的,日军的大规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6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4第四节徐州必定要失守!那怎么办?未开战已经败了那还打什么打?投降好了?当然不能投降!和谁投降也不向日本人投降!蒋百里说过的,“战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和日本人讲和!”就是要和日本人死磕到底!打不胜还要死磕,那就是只有一个办法了,持久战。早在1933年1月,日军进攻山海关,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城各口发生战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5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3第三节白崇禧是李长官的亲密战友,两人长期共穿一条裤子,等到1949年才扔掉裤子穿着裤衩各奔东西。在《李长官回忆录》这部大戏里白崇禧有很重戏份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这个桥段也是现在电视剧里常见的打电话场景,通话的只有俩个人——李、白。上次二人通话是关于川军第22集团军“草人”问题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4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2 第二节 这个计划可是动了老本儿了。当时日军在中国关内的部队总共是15个师团,这次会战就动用了9个,占了60%!目的是包围歼灭徐州的中国军队,打通津浦线,沟通华北、华东战场,随后可以沿陇海路向西进兵,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力量,逼迫中国政府投降。 嘿嘿,李长官的考题是现在才出来的,刚刚过去的“台儿庄大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3第三部徐州会战第八章六路合围1 第一节 台儿庄大捷之后的乘胜追击无疾而终,第5战区没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那就更谈不到走向更大的胜利了。既不能追击占领峄县,那也不能后退到台儿庄去,只有原地踏步、维持稳定,给庆祝台儿庄大捷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吧。其实谁都知道原地踏步的维持稳定是等不到胜利的,失败倒是会来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2第三部徐州会战第七章乘胜追击3第三节天色渐晚,又有日军阻击,自己的部队也疲劳了,那就先歇一歇,没想到第2天一大早,“8日拂晓,敌先以飞机3架两次轰炸白山西村落,继以大炮向我白山阵地集中射击,由拂晓至黄昏,敌发射炮弹一万余发,尤以下午三时后为最烈。午后六时前,敌以两营兵力向我白山左翼山头猛烈进攻,先以优势火力制压住我方火力之后,即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091第三部徐州会战第七章乘胜追击2第二节对峙就对峙吧,就算长期抗战好了。而且对峙也不错,这样的对峙争取到了点儿时间,无论如何这是对宣传“台儿庄大捷”是非常有利的,宣传的效果发酵就像发面馒头一样总要点儿时间不是?军委会政治部的工作效率很高,和第5战区前后方互动起来,利用这短短的十来天时间掀起了一个巨大的抗日胜利高潮。当然,光是游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