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北极风情画无名氏(卜宁)(1917年1月1日—2002年10月11日)  第十八章 这七天实在过得香甜,过得幸福,不能再香甜了,也不能再幸福了,在这种香甜与幸福中,连眼泪与悲哀也是香甜的,幸福的。假使这时我们就抱着死了呢,我们也一定死得很香甜,很幸福。从前我在报上看到一对情人双双含笑自杀的新闻,常诧异他(她)们为什么死得那么自然,那么从容。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绝夜半梦醒见月圆】五绝平起(首句入韵) ©2016杭州湖墅STL吕杰 Feb.22,2016 丙申年庚寅月甲戌日(正月十五元宵) 夜半梦醒,懵懂恍惚见地有光,抬头方知此为元宵明月所洒。 岁岁元宵在异乡,更深梦醒见柔嫦,曾经此月伴贤古,念故情丝谁更长? 床前惚见光 疑似地生霜 举目逢明月 低头念故乡 五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白表达望月思乡之情的《静夜思》在中日两国共同流传甚广。2008年5月,胡锦涛在日本访问,就给学生讲解《静夜思》。一位在日本留学的华裔初中生发现李白的《静夜思》在日本的版本与中国不同,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日本是原文,中国则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山寨版。日本版本是,“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与中国除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北极风情画无名氏(卜宁)(1917年1月1日—2002年10月11日)  第十七章 春天来了,蔷薇花开苞了。雪融化了。迷人的鸟雀开始歌唱了。我和奥蕾利亚的心里也有鸟雀歌唱。
四月初,学校里放春假,奥蕾利亚有一个星期的假期,我们决定到托木斯克乡间去作短期旅行,算是迎接春天的到来,也算是迎接我们真正幸福的到来。
我们住在一个小市镇的招待所里。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静夜思》原句为什么是“举头望山月” 马执斌 [摘要]宋代版本的《静夜思》:“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是以“山月”为媒介,由安陆山月联想到峨眉山月,触动了萦绕诗人心头故乡的形象,直截了当、十分自然地诱发了乡情。 马执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参加编写过多套初中、高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李白《静夜思》版本嬗变及其诗学思想阐释 袁茹 内容提要由宋到清代《静夜思》版本嬗变情况可见:明代《静夜思》版本错综交杂,共有八种之多;比较宋本和当今流行的两个“明月”本,其中的“床”字具有不同的内涵,审美过程也有室外“赏月思乡”和室内“触月思乡”之别,“形象圆整性”的审美原则得到更充分的认识;明人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杭州西湖葛岭-探秘北山街84号 仲向平韩斌2009-02-06 关于这座城市(杭州),我们还有多少未知的秘密?那些只有星光与夜黑才知道的秘密。 上世纪三十年代,葛岭上的围墙清晰可见 北山街84号在哪里?你寻遍整条北山街,或许也找不见。倒是蒋经国、史量才、张静江、杨虎城……这些民国传奇人物的名字,沉静地出现在沿街历史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卜寧(無名氏)年表 19171月1日生於南京下關無保里 1931小學畢業後,考入五卅中學。 向南京的報紙、雜誌投稿,發表散文。 1933萬餘字的短篇小書及其他文章在五卅中學的校刊上發表。 1934五卅中學未讀畢業,隻身去了北平。 他蔑視文憑,主張自修,以卜懷君名義,投考北大,錄取而未入學。 去北大中文系、哲學系旁聽,曾聽周作人講課。 其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北极风情画无名氏(卜宁)(1917年1月1日—2002年10月11日)  第十六章 风吹过去了,阴云也吹过去了,天空又回到明静。我和奥蕾利亚的爱的天空也回到明静。
经过叶林娜这件事以后,我和奥蕾利亚的感情是更深更固更坚了。要测量这种爱情的深度,是不可能的。在我们的狂恋中,我们好像是两片树叶子坠入一个无比深的深渊,一直是坠下去,坠下去,坠下去,&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包子进央视 只见三句诗 肉麻当心馅 皮厚作美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