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回忆青春,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房山,说:初中跟小黑社会一样,只要转来个新生,男生,在操场上给他一分钟先跑,然后几十个男生就开始围追他,场面如同动物世界群狼追一羚羊,追上就扑上去,把裤子扒了,扔树上。有新来的挺淡定,眼看被抓了,自己主动一脱到底。
同学现在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此话出口,似乎觉得不妥,接着洗地:大家不[
阅读全文]
小时候,看过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忘了,大概讲一个漂亮善良的女人,命不好,历尽磨难,最终还被送上了法庭,为自己辩护时,她说了一句很绕口的话:我错就错在没有任何过错。这话很拽,有音律美,还隐隐藏着一些禅意。现实中有这样的事。说有一类好家庭出来的孩子,品学兼优,读最好的中学,考最牛的大学,被最热的公司录用。然后,他们就泯然了。人生的每一步[
阅读全文]
无数人抱怨过生活,古有怨妇深夜泣,今有闲客起彷徨。有人在看华丽长袍下的虱子,有人在问平静外表下的心魔。人生的底色或许不是苍凉和悲怆,但绝对有贫乏和庸常。少数天才的璀璨人生不在此列。但我们不是天才。
孩子们没时间抱怨,一股脑儿地沉醉于电子游戏。家长们忧心忡忡,虚拟的空间过于飘渺,未来如何于现实中立足。
当一切还在混沌中的时候,Po[
阅读全文]
萧伯纳曾经这样刻薄过爱尔兰人:“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块土,一只猪”。大概是说,日久不但生情,而且被对象物化。
用这句话套理工男,结论很悲惨。搞数学的,长期跟方程式打交到,自己也成了数字的拼凑。做IT的,每天与电脑互动,渐渐的跟机器一样程式化。现实中有例子,不少码工头发凌乱衣衫皱巴,老远一看就象一[
阅读全文]
英国脱欧了。这边厢,Trump也大谈孤立主义。大历史大政治似乎正在远去,大家开始关注自我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进步,因为在所有“大”的标题下,都藏着一种阴险的“坏”。
读史明智。先来掰掰明朝,明史大热,明粉众多。可细读下来,也不咋的--朱元璋杀戮成性,朱棣阳奉阴违;土木堡之变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裹挟幼稚的皇帝;天启年间是一个油[
阅读全文]
现在的人,“爱”不离口。刚过去的父亲节,各种父爱刷屏。有人调侃,父爱都跑到微信朋友圈了。你不说“爱”,就是三观有问题。
爱真的很重要,这事错不了,各大宗教各种学问,都把“爱”列为绝对真理。可搜了一遍,却发现:“爱”只是一个字,但各有各的小九九。
基督教的爱是博爱,爱一切人与生命。好人要爱,坏人也要爱。甚至[
阅读全文]
什么样的女人最美?
这个问题,每个男人都会抢着答。其实有最佳解,等会儿告诉你。
先来一把PK。卢浮宫三宝,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第一个是人,第二第三是神。这两个神谁更美?中国人的回答多半是维纳斯,极致的女性柔美与妩媚。胜利女神是谁,好多人没听说过。
这与审美观有关。美学上有“静”之美一说--“沉鱼落雁”[
阅读全文]
华盛顿黄河话剧团新排了一出戏--“文明的野蛮人”,改编自百老汇名剧“GodofCarnage”。很喜欢这个中文名,因为人本来野蛮,却用文明重重包裹。包裹的时间太长,近乎遗忘,偶尔翻出,大吃一惊:原来我如此“野”,如此“蛮”--当平时nice的加拿大人一到冰球场,就用炮弹般的速度把对手推向挡板,甚或直接拳脚相加时;当彬彬有礼的日本人[
阅读全文]
一个朋友说她从不读长篇的文字,没那个耐心。我心里直打鼓:声称“不读书”相当于标榜“没文化”,好坦诚,真胆大!碎片式阅读不上档次,充斥心灵鸡汤。时下说的“读书”就是读长篇读大书,动辄三四百页。你还别怕麻烦,名人们都这么读,扎尔伯格一周一本,比尔盖茨刚为这个暑假推荐了五本。当然,成名之前的书单指导意义更大,但网上搜不到[
阅读全文]
美食美酒美女,可以带来快乐,都有体验吧。教育的时候还快乐着,我却一直不知。快乐是什么?是“我见你就笑”。笑要牵动脸部肌肉,而教育/学习的时候多半用脑,能量都随着血液往脑部走,再来个脸上运功,多此一举。有人说,快乐教育不准确,应该是兴趣引导。小孩都有好奇心,问他有没有兴趣,一开始说是。时间长了,都会打退堂鼓。这让兴趣不那么容易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