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AD%B8
三无漏学
三学(梵语:?ik?ā,巴利语:sikkhā)或三无漏学,佛教术语,分别指增上戒学(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学(adhipaññā-sikkhā)[1][2]。戒、定、慧[3],即三无漏学,是达到解脱三界生死结?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修行之道。三无漏学是八正道的总结: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为[
阅读全文]
慧律法师:修行不要弄错方向
http://www.shixiu.org/thread-167271-1-1.html
(出处:佛教网)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道我们这一颗真心是本来具足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大修行人,你就知道怎么下手。
你看到善、恶,你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善,引起你的动念,这一颗是意识心;你嫉恶如仇,你的动念这一颗是意识心。
为什[
阅读全文]
宣化上人:多读《心经》可以破三重障碍
http://www.shixiu.org/thread-167296-1-1.html
(出处:佛教网)宣化上人:多读《心经》可以破三重障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心经》能把这三障给破除了,破除报障、业障、烦恼障。它怎么破除的?因为它有真正的妙智慧,有真正如如不动的真心,所以能把这三障给破[
阅读全文]
![]()
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4d3c1c0102vljn.html
原文地址:让你得到比金钱重要一万倍的摩尼宝珠的方法!——慧律法师新加坡万人弘法开示!作者:荣晗
慧律法师在马来西亚万人弘法大会…
博主语: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摩尼宝珠吗?这颗能够生出一切功德,一切快乐的龙宫宝珠,稀世之宝,你知道它在哪里吗?请看完慧律法师的开示,[
阅读全文]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40fb850101rtlk.html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2003年义工大会开示
决定往生
2003年9月14日
慧律法师
讲于文殊讲堂
有在赶时间的请举手,你要急着回去的,有没有?没有,是吧!没有急着回去,[
阅读全文]
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透过我执跟法执强烈的执著,把这个本来是心的问题,变成一种颜色对立的东西,因此,我们就变成有外在的活动,那么反应到内在的东西,所以,这个凡夫俗子是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理,境界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心,就大乘来讲,唯心无境,完全是心的作用,所以说,《楞严经》里面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所以,因此我们学佛里面,一直告诉你[
阅读全文]
来自:http://daoyi1961.blog.163.com/blog/static/88649358200910178551235/怎样实践佛法徐恒志著一九五三年七月 一 学佛者的苦闷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第一、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术性来研究鉴赏,不肯毅然决然地用认真严肃的态度来躬行实践。有的还曲解“本来是佛,不属修证”的说法,认[
阅读全文]
http://daoyi1961.blog.163.com/blog/static/886493582009101910932467/楞严咒大意-摘自《楞严咒疏》清.续法大师楞严咒大意--摘自《楞严咒疏》清.续法大师着
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
(我今礼敬皈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皈命一切诸佛大佛顶首)
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皈命诸大菩萨至心承事贤圣)
南无萨多[
阅读全文]
来自http://daoyi1961.blog.163.com/blog/static/8864935820091017111226293/禅非坐非不坐慧律法师著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那里?”我告诉他:“无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里都不对。”他又问:“无所住是甚么?”“无所住就是清净心的工夫,它无法透过语言来表达。”无所住[
阅读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IroNJy7io&index=7&list=PLbnahgNlnPWveSKbfwYcVdIErd9bflx_0
文字版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40fb850101rtl8.html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二○一四年(民国103年)二十七届中区全国供佛斋僧大法会
台中三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