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生日,“特快专递”送来了一个木箱子,是好朋友给我的生日礼物,打开一看,Surprise—一盒新鲜的山竹Mangosteen!
山竹主要生产在东南亚的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山竹皮厚皮硬,果肉白嫩晶莹柔和,清甜带微酸,可以止渴解乏,中医说山竹可以生发补身。
山竹树7—25米高,个别树最快也要5、6年才能结果,而大多数需要8—10年时间才有[
阅读全文]

八月天,季节交替忽冷忽热。院子里的茶花开得很应节,大红、桃红的山茶花,粉红、紫红的茶梅花,开满枝头开得灿烂开得醉人。同样,花开多少就花落多少,落得潇洒,落得没商量。
欣赏花开,叹息花落,古今多少文人为之挥笔泼墨,抒发情怀。
孟浩然有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写出对春天的遐想、对春天的爱,还有[
阅读全文]

八月天,暖暖的天,在悉尼大桥下,在著名的岩石区,展开了年度“悉尼润滑巧克力节ThesmoothFestivalofChocolateinTheRocks”。看,掛上了巧克力节彩旗的悉尼港。
有一百多家巧克力品牌参加了这个节日,还有各路著名的烘焙大师,澳洲巧克力女皇KirstenTibballs等人到现场展示制作甜品和蛋糕。
满眼尽是五彩缤纷的巧克力甜品,巧克力的魅力真是无法挡。随着人潮[
阅读全文]

八月天,澳洲东岸持续温暖气候,日常气温至20、23度,有些地方甚至高达27、28度。天热又想喝汤了,就拿出贮藏的牛油果。牛油果熟了,做了中、西两款汤,一盘甜点,做法在图的下面。
~~~西式汤—用中式汤的汤料,待凉,加入半个或一个牛油果,放入搅拌机全部打搅至糊状,调味加香菜就可以喝了。冷喝时放入一小勺子无糖酸奶,另有风味。
~~~中式汤—用鸡[
阅读全文]

先看看这对棉线双喜娃娃,是不是很萌很漂亮?
在澳洲东岸的节日联欢会上,
这对双喜娃娃摆在抽奖的奖品台上引人注目,
不少人都想赢到这一奖品。
结果,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西人女士,幸运地被抽中,
她兴奋不己,抱着奖品与娃娃制作者和捐送者—这位华人妈妈合拍留念。
这位妈妈,从小就爱好编织工艺,
这一爱好伴随着她的一生,从中国[
阅读全文]
看网友写西藏,这让我想起了这样的往事—看天葬,藏族人死后的的葬法。
我有一位长辈是摄影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因工作需要,他与工作同伴一起入藏。由于高原反应,他们到当地不久都被送入医院休息、吸足了养气才慢慢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
在医院两天后,这长辈还是感觉不大好,但是,当他听说有藏人带领去看天葬,他就二话不说拿起相机就跟着[
阅读全文]

这是一条黑毛英国种可卡犬(CockerSpaniel),四岁,名字叫刮皮。
我们的任务是照看房子,照看刮皮一个月。
搬进朋友家的第一天,刮皮根本是对我们另眼看待,除了下床去PP或者喝水、或者是饿极了蹭几口饭后,整天呆在房主的大床上,两只黑眼晴却不停地打量我们、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不管我们如何底声下气地叫它、哄它,它要不就是高傲地转过脸,要不就是把下颌伏[
阅读全文]

慧是我们以前一起住在悉尼的韩国朋友,后来她家搬到新洲一个小镇。在小镇住下不久,慧就和西人LG离婚了。以后,慧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住在韩国首尔的男人,两个人网上来往不到两个月,慧就飞去韩国与哪个男人见面。后来韩国男人以游客身份来澳洲,就住在慧的家,我们和这个男人有过一次的见面算是认识了。几个月前,韩国男人再次以游客身份来澳洲与慧欢聚,在他的[
阅读全文]

记得刚移民落户澳洲时,第一次走进当地的大超市那个兴奋啊,宽大整齐好看不用说了,看到那些像涂了蜡一样光亮的蔬菜水果,就想马上全塞进菜蓝子里。当时的家离唐人街很远,附近的街区也没有亚洲人开的店,只能吃超市出售的、西人饮食习惯的菜。但是,住了一段时间、穿上了洋装、我的中国胃就开始打鼓了—想吃中国菜,禁不住就坐火车去唐人街买菜。
那个时[
阅读全文]

周末,朋友来串门,我就想,做什么好吃好看,让朋友高兴没白来。
看到后院的茶花开了,旁边的牛油果树上还有几个牛油果高掛,就想用今年最后的牛油果,做个中西结合的简易午餐,有美食有花享,给朋友一个惊喜。
第一步,用自家种的韭菜,加上葫芦瓜(切粒)、咸肉(Ham切粒)、两勺子全麦面粉、还有几个鸡蛋,如果喜欢,还可以加入一勺碎块芝士。然后把全部食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