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报批判说,看!这就是周忠庆所谓的能的转变和能量守恒定律,句句离不开粮食,可见他对党的粮食政策多么不满,多么痛恨!还妄图挑拨青年学生和党的血肉关系。试问周老师,难道不给我们一个馍,我们就不去担柴了嘛?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青年,已经具备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还怕苦、怕累、怕饥、怕饿吗?
如果说前面的大字报态度还比较温和[
阅读全文]
讨论会天天举行,当然,谁敢说“有人说”说得对?是事实?是真理?而是挖空心思搜肠刮肚,找出话语来并且带着强烈地义愤批驳一番,把本来不是事实的东西再违心的赞扬一通。大家唱着同一个调子,发出同一个声音,说着同样的话,不过是你说一遍他再重复一遍。如果上课的预备铃没响,每个人还得轮流再说一两遍。政治老师下班视察批评说:“这样是在走过[
阅读全文]
历史研究的真谛是从各种“残片”史料之中,找出合乎史料人物性格、合乎当时逻辑的“准”真像出来。再贴“往事”自序,与各位共勉。
======================
《往事》自序--老百姓的故事
这本书写的是老百姓的故事。
翻开中国的历史,以帝王将相、风流人物的故事居多。这倒也没什么稀奇,因为他们知名度高,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史料也相对丰[
阅读全文]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圣雄甘地说:贫穷是最大的暴政。回到学校,我急忙请假回家取棉裤,傍晚回到家里,才知道棉裤已交给了同学李希祥。李希祥在家养病,不知道大家已经从山里回来了,还没有返校,我的棉裤也就没有收到。看到我穿着两条单裤子,母亲心疼得双眼饱含泪水,我安慰她说:“妈,没事的,我已经习惯了,山里那么冷,我连个感冒都没得过。坝里暖和[
阅读全文]
建炉的地址选在一个马鞍形的山脊上。按照上级的计划,在马鞍子的鞍腰处,挖一个直径三米多、四米深的圆柱形大坑作为炉体,在炉体的两侧,向外开四个近两米高的拱形通风洞。建成后,利用两边的山风和热对流的原理,由通风洞自动给高炉送风,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炉温,“高温自动通风炉”的名称由此而来。
能成么?十六个强壮大汉分成两组,昼夜不停[
阅读全文]
这是自大炼钢铁以来,唯一一次铁水流出的记录,是真正的铁吗?鬼知道。充其量不过是烧化了的石头而已。
周围的几个小高炉也没有给指挥部长个脸面,不管你怎么使出浑身解数,始终流不出带铁的石头水来,像人得了严重的便秘一样,肚子里早已塞得满满的,就是拉不出来。只好偃旗熄鼓,停下来动大手术:剥开炉体从肚子里抬出粘结着木块的半融化聚合物,还取了个[
阅读全文]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
在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地点
相...[
阅读全文]
似乎刚刚睡下,睡梦里就听到一声连着一声的军号声响,同学们立刻从“床”上弹了起来,我恨不得睡它个三天三夜,但又不得不跟着大伙儿急急忙忙穿好衣服,为大炼钢铁做出贡献。走出宫门两腿颤颤踩着石磴下山,四周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嘹亮的军号声还在山间震荡回响,不停地催促着我们。
夜露把石磴浇洒的湿漉漉的,我脚下一滑,猝不及防倒在了山崖上[
阅读全文]
十二.大炼钢铁(1)
“青壮炼铁去,收获童与姑。明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
——彭德怀(待考证)
深翻地是全校停课,师生昼夜轮班作业,完成任务后刚开课没几天,一场更大的运动又开始了。
一天吃午饭时,发现去饭场路边的墙上,贴上了许多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标语:
一个钢铁,一个粮食,有了这两样将无敌于天下。
全民[
阅读全文]
十一.深翻地
正当我们在城墙上狂热愚昧地大搞社会主义“建设”时,深翻地的运动不期而至。在东城墙外大操场的南边,有一块面积二三十亩的土地,是学校的学农基地,也就成了我们深翻地的战场。学校给每班配发了十把铁锹,铁锹长约四十公分,宽约二十公分,是深翻地的专用工具。
学校里请了西北农学院的教授在大礼堂讲课。教授四五十岁,五官端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