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玉米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1-10-18 10:51:44)

秋天很美好
下面两图是十月十六日在家附近拍的。
十七日早上出去转转,看看红叶。下大雨。可困难吓不倒英雄汉,雨大挡不住我四处窜。
红叶确实很好看
可好看的不止红叶,黄的、绿的、棕色的都好看,混在一起也好看。正所谓“各庄的地道都掏得不错各有特色都有很多高招”
郊区的景色很不错,城里也可爱
一圈兜下来,海边找个避雨的地方坐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那年暑假,夏边在夏大爷家住了三星期。夏大爷和夏边爸是本家亲戚,是个老革命。夏大爷是别人对那“老革命”的称呼,夏边爸却从来对那老人直呼其名,叫他光文。光文是那老人的名字。光文比夏边爸年长好多岁,夏边爸十四岁时候,是光文把他从村子里领出去当兵的。后来随部队南下,他俩都到了上海,转业到了地方。夏边曾经听他爸对他妈说,那年要不是跟光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夏边毫不怀疑自己性意识被唤醒是六年级那年暑假,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梦遗就是那个暑假。当他从梦里惊醒时,下面凉凉的,滑溜溜湿了一片。他吃了一惊,以为自己尿床了,不禁懊恼又沮丧。想起小时候每次尿床,床单上就会出现一个黄色边境线的无名国地图来,早上他妈一边嘴里骂骂咧咧道,又尿床了,讨厌死了。一边把那带地图的床单和床单下的棉花垫子及被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南京后沦陷不久,王明被政治局授权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飞赴武汉,他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与延安平行的权力中心,推行其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政策。在此关头,毛泽东表面不动声色,但决定派他的心腹任弼时去莫斯科解释形势并直接寻求“最高指示”。任弼时在30年代初曾经参与反对和压制过毛泽东,但后来“幡然悔悟”,认为毛泽东才是能够率领中共取得胜利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937年底,王明与陈云康生(当时用名赵云)等人坐苏联飞机抵达延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张国焘等领导人都到机场迎接。毛泽东开玩笑说王明的到来是“喜从天降”。
“喜从天降”的王明一到延安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表关于应该如何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新见解,他的见解与毛泽东的主张完全对立。王明毫不含糊地批评洛川会议的决定,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泽东一直担心蒋介石报复。毕竟口说无凭,蒋介石并没有白纸黑字签下片言只语。但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声明中国局势已到“最后关头”,之后日军攻占平津,进攻保定,沧州,南口等地,8.13进攻上海,中日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地大规模展开,至此,毛泽东才彻底松一口气,如释重负,公开表示,“蒋介石这股祸水终于撞向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方志敏的名字和他的事迹在中国很少人不知道。他在狱中写的《清贫》《可爱的中国》是有名的爱国主义教材,长年被收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可是方志敏在清贫爱国之外也有另一面,他曾经“大义灭亲”弑杀了自己的五叔,也曾经多次绑票撕票甚至绑架杀害外国传教士。
方志敏的五叔方雨田是地主,方志敏因他抗拒农民运动,率领农会农民将他捉拿起来召开公审大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蒋介石到上海后与胡汉民通信,胡告诉蒋陈炯明后来果然食言,拒绝给孙中山补给和经费。孙中山再三催逼,舌敝唇焦而无结果,束手无策。联络官邓铿当面责怪陈炯明不守信用,陈炯明愤然说他明人不做暗事绝不给孙中山任何军火经费或供应品,原因是孙中山听信那个姓蒋的浙江流氓的煽惑,那家伙要缩减我的势力,撤我的职。陈炯明给邓铿看了一份据说是蒋介石写给孙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蒋介石离开广州前往梧州与孙中山相会,被任命为军事顾问及战略官。孙中山草拟电报给陈炯明查询供应物质和军火事,并请陈炯明前来梧州出席紧急会议。陈炯明回电说,因有数项重要会议而无法分身,可能时当即前来。孙中山对陈炯明满怀期待,屡次在蒋介石面前夸赞陈炯明,蒋介石心中不以为然,委婉提醒孙中山,陈炯明不可信,他心里对领袖缺乏尊敬。孙中山不以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把孙中山大总统驱赶到永丰舰上去了。这事儿史称“六一六事变”,国民党称之为孙中山“广州蒙难”,陈炯明因此事而广为后人所知——其实此人还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并担任敢死队队长,但他早年的光荣历史与“炮轰总统府”相比显得黯淡无光,一般世人是也不知道或没兴趣知道的了。
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其实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