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y写的自传,跟读了很多。在国内的燕园部分没有细读,因为跟自己的生活经历没有重合之处。但在美国的部分读的很仔细。一开始是因为她在富有人家的帮工经历,让人觉得读来有趣。印象深刻的是魏家悠闲而雅致的生活。还有对其他人家多少有点鸡飞狗跳的场面的描述。青少年的脏乱,请客时的忙乱,洗衣做饭的事情都是很家常有共鸣的事情。
但到了后来,捉妓女的[
阅读全文]
人到中年,也许总结一下去年的经历吧。
去年变化最大的是身体。
因为在家上班,头发花白的部分也不去染它。结果就是额头正中的那部分白头发越来越多。从来美国第一个礼拜发现第一根白头发开始,到现在已经无法忽视了。从这一年开始,偶尔开始发现食物如果靠自己很近便看不清楚。等吃到嘴里的时候常常看到的是模糊的食物。这就知道自己的眼睛开始老花了。[
阅读全文]
MM明年要申请中学了。有三个主要的选择。
一个是离家最近的,公立学校。走路就能到。学校只有初中,没有好的高中对接。因为有了智商认证,学校已经保证MM可以进快班(因为有了之前智商测试的认证)。不必申请直接就能上。问题是家庭[
阅读全文]
私立学校:
是不会给小孩付全额学费的。一个小孩上了,另外一个也要上。每一个人中学7年,大学4年。一共11年。两个孩子是22年。大学学费公立大学最低四万,私立大学大约6万一年。就算统一每年四万,那么22年需要八十万。这十年之中稍微通货膨胀一点就是一百万。外加上两个小孩生活,医疗以及其他。[
阅读全文]
在这边久了,有时候想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出国。建欣园那个晚上也是原因之一。在导师家楼下等了一晚上,感觉我跟导师,跟北京的工作的距离隔了太远。虽然后来可以留在好的地方,却选择走开。而且并不再想回去。我在北京遇到了很多事。但没有很多的支持。去年在网上看看以前导师的样子,他头发白了很多。做正院长多年了。手下还是那一帮忠心耿耿的伙计。回头看也[
阅读全文]
昨天是父亲节。有很多人又会写父亲的事情了。但一个人总归是复杂的。几千字的一篇文章不容易说得清楚。然朱自清有一个背影。我自己昨天也一直回想十六,七年前的一个晚上。
那是在北京的一个小区,叫做建欣苑。天已经很晚了。我跟我爸爸在楼下等着,身边有一些礼品。具体是什么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酒,茅台五粮液之类的。我们到得并不晚,大概只是晚饭后的[
阅读全文]
过去的一年甚少带小孩出门。前两个礼拜才去了一个生日party,也是一年以来的第一次。两个孩子的生日都潦草的过去了。即使外出,也就是hiking,攀岩,游泳之类这些不与人交流的活动。能去餐馆也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情。现在疫情缓和,觉得可以带她们出门了。于是这个礼拜带她们出去。
也没有走远,就是去了downtown的littleTokyo.一年的时间,对大人来说不算长,可我们没有[
阅读全文]
奶奶家务做得极好,但未必喜欢做。如果她会畅谈人生理想,带孩子肯定不是其中之一。但世事就是这么阴差阳错。她带过四个孩子。每个之间都相差十四岁。我爸爸五零年出生,小姑姑比他小十四岁。我是七八年,又比小姑姑小十四岁。小表弟是小姑姑的儿子。他大概比我也是小十三四岁的样子。前后五十多年,她身边断断续续的总有小孩子,而且总是只有一个。
她最喜[
阅读全文]
对于奶奶结婚之后的生活,就了解的比较多了。比起她的娘家人,当然更熟悉自己的爷爷。他的脸型,就像现在常常看到的Dr.Fauci。眼睛鼻子哪里都不会很夸张。眼睛有些凹进去。鼻梁是高的。特别到了老年,是那种永远不会长胖的干瘦体型。也不会很高。给人的感觉就是稳定。他是我来美国第一年去世的,之前病了不到一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奶奶对我们家是有功劳的[
阅读全文]
奶奶十二月九号晚上过世。在这边是十号的早晨。当时正在和爸爸通电话中。他被医生叫去,奶奶就去世了。
她是十一月二十八号脑梗入院。情况急转直下。两个礼拜内就走了。她以前说过很怕冬天。她的母亲是冬天走的。还有几个重要的亲戚也是冬天。她觉得自己也会在冬天离世。竟然果真的如此。
这个周末因而做了许多家务。想来如果她在世,是愿意家务做得好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