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進入畢加索博物館之前,我對他的繪畫只是一知半解.對他的畫風如何轉變也一無所知.當我踏出博物館時,已是找到答案的求知者了.去旅遊不進博物館是畢生的憾事.
畢加索是現代派大師,卻有深厚的古典傳統根底.他的父親就是一名美術教師,畢加索從小接受嚴格的基本功訓練,他的素描油畫根底几可亂真.他十幾歲時為母親的畫像就顯示出大師風範.油畫技巧與一般大師無異.[
阅读全文]
西班牙是個盛產藝術家的地方.三大畫家:委拉奎斯,高雅,畢加索.三大作曲家:德法拉,阿爾班尼斯,格拉那多斯三大歌唱家:杜明哥,卡雷拉斯,卡芭耶.鋼琴家拉羅查,都是世界嚮噹噹的人物.更有建築怪傑高迪,是建築界的奇才,他的怪屋只能在巴塞隆那才能看到.這次到西班牙就是專程去向高迪朝聖,欣賞他那美麗的怪屋.其實他本人覺得一點也不怪,因為他認為自然界是沒有直角的,凡是直[
阅读全文]
同人不同命,牛也一樣.在印度被奉為神明,隨街遍地走,人也要退避三舍;在中國則是勞苦命,耕田拉車,勞碌一生.但總比活在西班牙好些.年青力壯時便被鬥牛士當活靶,活生生被刺死.五百多公斤的壯牛,半小時內被整得死去活來,氣喘吁吁,血流如注,最後被一劍刺死.這就是在西班牙看鬥牛的血腥場面.人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鬥牛場面,總是展現鬥牛勇士的英姿,英勇無比地與蠻牛搏鬥.身在西[
阅读全文]
西班牙最具特色的東西,一定離不開鬥牛,佛朗明哥舞以及西班牙別墅了.但去西班牙轉遍各大城市,發現只有在郊外才能看到這類洋房.市區建築與一般歐洲城市無異.最具特色的反而是西班牙陽台.古典建築幾乎每層都有落地大窗.窗前都有用鐵枝扭成的各式美麗圖案的露台,別具特色,變化萬千,美不勝收.也許過去沒有那麼多汽車噪音,人們都喜愛街邊住宅.方便聆聽樓下傳來熱情的吉他[
阅读全文]
澳洲人的樂天性格表現在他們對大自然與陽光的熱愛。盡管南半球的上空臭氧層穿了一個大洞,他們還是甘冒易患皮膚癌的危險,赤身露體,把皮膚曬得黝黑,並不甘被衣服埋沒,引以為傲地展示辛苦鍛煉換來的健美身軀。因而對於裸露,更不以為意。遊客千萬不要少見多怪喔!尤其在每年的二月底馬迪加斯節期間,悉尼市區牛津街的兩旁,赤身露體的男女舉目皆是。他們是[
阅读全文]
德國人是高傲的民族,常認為日耳曼人是高人一等,自以為很聰明,大部份人很古板,死心眼,做事一板一眼,不會轉彎。紀律及服從性強,與日本人類似。他們最重視稱呼,先生小姐是必定要有的稱謂,只能稱呼姓氏,不能帶名直呼或直呼其名。男的稱Mr.或Sir,女的必定是Mrs,他們不會稱女的為Ms.或Miss。
德國人辦事,向來出名一絲不苟,準確無誤,但總是給人印象是古古板板,缺乏點靈[
阅读全文]
德國十九世紀作曲家瓦格納是一位才華卓越又備受爭議的魅力大師,他的作品和政治傾向對二十世紀有重大影響,成為納粹意識形態的靈魂。但是今天全世界的文化界仍然熱忱的紀念他。西方一般對藝術家性格古怪,離經叛道,為世俗不容,都不予深責。瓦格納卻不只是離經叛道,一半天使一半魔鬼,而是下流,甚至有多少變態。瓦格納是卑鄙小人,但他寫出天籟般的音樂。[
阅读全文]
當你處身於德國柏林施普雷河(RiverSpree)的河畔,一定會被眼前的一幢建築物所吸引着:抬頭向天上看看,一個距離地面約有二十五公尺的延伸式鏡面懸臂建築物,成為了柏林市的新地標。這是由德國著名建築師NPSTchobanVoss所設計,第一間以音樂和另類設計為主題的NHow柏林酒店(NHowBerlinMusicHotel)。酒店不僅建築樣式獨特,就連其外牆都鋪滿了多孔磚塊,並配置了不規則排列的[
阅读全文]
位於莫澤爾(Mosel)河畔的馬克思故鄉特里爾(Trier),是個人口約十萬的古城,在古意盎然的城中心漫步,行經商區,一幢地下為商店的三層高樓房,便是馬克思的故居,近前一看,果然刻有TheKarlMarxHaus的銅匾,當然進去觀光。這類博物館紀念館都為慕名者而設,可說千篇一律,可觀性不高。唯取了一本旅遊小冊子,除提到特里爾曾為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應為十一世)的帝都[
阅读全文]
自從德國統一之後,西德首都遷回柏林,德國的波恩再也無人問津。只剩下音樂愛好者專程去樂聖貝多芬的故居朝聖了。德國小城中有一些極古老的房子,大多是兩三層的,包括一個閣樓,保養得宜,看上去並不破舊髒亂,反讓人頗有思古之幽情。貝多芬誕生之所,就位於市中心附近。經過一條叫做Belderberg的大街,從大街旁邊一條叫frederick的小路走進去,過兩個路口就是波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