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十分热衷于美国南北战争那段历史,为此专门到访过相关的很多城市和地区。深为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尊重跟宽容的态度所感动。幻想有朝一日我们也会为国军将领树碑立传,真正“相逢一笑泯恩仇”。看来是过于乐观和天真了。
美国包括全球爆发的反种族歧视的大游行期间,看到一则关于里士满将拆除李将军雕像拆除的新闻,颇有感触。1999年曾经到访这个城[
阅读全文]
这是一篇旧文,首发于2015年6月3日文学城《几曾回首》论坛。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重发。
1989年6月4日,老爸老妈要去北京。火车票时预定的。去北京计划也是预定的。
父亲在1988年初查出肺癌晚期,当时医院认为已经没有治疗价值:年过花甲,手术风险大;胸腔积水,放疗效果差。生命也许一年,也许半年,不会更长。我和妈妈自然不会轻言放弃,坚持治疗。結果[
阅读全文]

去年夏天朋友远走多伦多,临行把心爱的君子兰送我。这让我又喜又怕。喜的是得到这么美艳高雅的一盆花,怕的是在我这么一个粗枝大叶的人手里,再也不绽放了。
妈妈是非常喜欢养花的,家里没有百盆也有七八十盆各种花卉,夏天在外面搭个棚子,冬天则是客厅最尊贵的客人,占据洒满阳光的南窗。其中就有好几盆君子兰,总是得到人们啧啧赞叹。可我从来不怎么关注[
阅读全文]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通常是指女人爱说爱笑,凡有三两个便欢声笑语热闹如戏。当然也常指三五个长舌妇唔哩哇啦。后者太负面,我们不管它。咱们这里讲三个正能量女演员的戏。
先说刘敏涛。第一次给我深刻印象是陈道明主演的《冬至》,导演管虎,刘敏涛在里面饰演一个心机女。她那双有点吊眼梢的细长眼睛非常有特色,脸上很少表情,没有夸张的笑夸[
阅读全文]

终于追上这剧的节奏,可是,失眠啦!
昨夜看《清平乐》,一直在婉约的宋词里慢条斯理推进的剧情突然来了这么一幕:委屈下嫁的福康公主夜访怀吉,不料却被粗鄙而又蛮横的婆婆带人闯进来“捉奸”。试想,一个被天子百般宠溺掌上明珠的金枝玉叶怎么受得了如此污名!一番典型的“女子搏击”后,忍无可忍公主冲出门去,冒着倾盆大雨要“回宫”&mda[
阅读全文]

5月15日上午叶永烈在上海医院去世,享年79岁。这位11岁开始发表作品的作家,一生笔耕不辍,留下3500万字,180多部著作。
有人评,七十年代的孩子都读过他的科普书,本老太五十年代的人,上小学也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是几代孩子最早的科学启蒙书吧。叶永烈参加编写这部书,年仅20岁啊!
他后来回忆:“当时,曹燕芳正在编《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也就是[
阅读全文]
俗话说“严父慈母”。可在我小时候,绝对“慈父严母”。
妈妈严厉严格,但跟现在的“虎妈”不一样。本老太虽说普通平庸无甚惊人之处,但是从小乖乖女。从托儿所幼儿园起就最听话,典型如每逢打什么疫苗预防针,总是被叫打第一针,伸出小胳膊,眼睛都不眨,然后对小伙伴们宣告:“一点儿也不疼”。上学后,成绩也不算差。所以妈妈从来[
阅读全文]
最近同时在看两部剧《清平乐》和韩剧《夫妻的世界》,虽然都还未过半,忍不住要发议论。
《夫妻的世界》里那个绝对小人(虽然看了不多,也可以断言),又想守住结发妻子独生儿子,又不甘心年轻美貌娇小情人。一旦败露恼羞成怒还振振有词说:对妻子和情人的爱都是真诚的,都是不能舍去的。如此男人,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至于他们共同的朋友,[
阅读全文]

《生活与命运》带我的第二个穿越是回到文革,回到那个双亲被关押、自己提心吊胆的岁月。
小说大量篇幅写德国集中营里和苏联劳改营的情况,写那些无辜的知识分子、资深的布尔什维克怎么就成了自己监狱的阶下囚;还有那些虚伪冷漠的官僚,趋炎附势的小人,那些大大小小衙门的做派,好像在写我们的一段历史。
叶芙根尼雅要去办户口,领供应证。她跑了多少次,[
阅读全文]
最近,一直在读苏联作家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电子版。这是通过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映当时苏联全景式的长篇小说。我看得很慢,上下卷1003页,我一天读50页,整整20天。一边看一边笔记,感觉跟着作家完成了两次穿越。
第一个穿越是回到我的少年,回到那些曾经让我热血沸腾的苏联小说中。
我们那个时代书店里大量的外国文学就是苏俄文学,尤其是描写苏联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