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5-03-18 12:45:37)

在家中有些上了年纪的字画,不是赠给我曾祖父,就是赠给我先高祖父的,要搞清楚上面的署名往往很费时间,好在现在互联网开通,说不定就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不仅使我对家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增长了不少知识。下面是署名郑延龄的写给我曾祖父吴筠孙的四条屏,文字为:
“笃生许君,集成群艺。司农侍中,师承有自。俗儒啬夫,漓真即伪。其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友人传来一则消息,英国的威廉王子昨天(2015年3月3日)造访了我的母校上海市南洋中学,观看了学校足球队员的训练,而且还秀了一下脚法。看到母校能出现在国事活动中,而且是足球运动,我感到非常骄傲。
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一直是南洋中学的学生,而且是南洋中学足球队的一名队员,南洋中学一直有发展足球运动的传统,在文革前就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02-18 07:29:26)

在美国住大房子是司空见惯,每一座大房子还总带着车库,小则两车库,大则三车库,也有更大的,总之车库是大房子的必备设施。车库主要是用来停车,但它们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如堆放杂物,改作工具房,游戏室,在周末不少人在车库出售自己不用的物件,筹集资金他用,这就是有名的garagesale,最神奇的是美国的许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车库了诞生的。我这里要讲的是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4-12-19 17:52:40)

刚来美国时常去外面看看,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尤其是油画,买来挂在墙上美化一下不大的家。其中不少是garagesale的收获,虽然没花多少钱,感觉还不错,这里是一幅油画风景,当时连框一起$10,肯定是便宜了,我知道一架这样的框也要几十美元。我很喜欢画中的黄昏景色,树林在暮色中显得朦胧,静谧,画右下角有作者的签名。现在年纪大了,条件也比过去好了,已经很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寨军旅诗人,他写的一些边寨诗充满了积极向上,英勇豪迈的精神,读来令人振奋,他在诗中细致地描写了边关的艰苦寂寞的生活,体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坚韧不拔的牺牲精神。他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七绝诗篇,被人称为“七绝圣手”,其中有些收集在唐诗三百首中,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他的一百七十余首诗。著名的有“从军行”七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年一度的亨茨曼世界老年运动会(HuntsmanWorldSeniorGames)今年10月如期举行了,我和妻子也第一次参加了其中的乒乓球的比赛,主要我们想游览一下犹太州(Utah)。犹太州在美国的西北部,很象我国的西北高原,地势很高,土地荒凉,贫瘠,是拍西部片的好地方。但是它有五个国家公园,各具特色,最有名的是拱门公园(ArchesNationalPark),独特的地质地貌使这些公园非常吸引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对犹太州的一些国家公园心仪已久,这次趁参加亨兹曼(Huntsman)老年运动会的机会,决定顺便游览一下,但是犹太州有5个国家公园,离我们落脚的圣乔治(St.George)距离远近不一,况且时间有限,我们只能挑几个游览了。

锡安峡谷国家公园

离圣乔治最近的锡安峡谷公园(ZionCanyonNationalPark)只有1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10月4日我们一到旅馆,放下行李就直奔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蟋蟀,上海人称为“材唧”,北方可能叫做“蛐蛐”,是一种喜斗的小虫。蟋蟀善于鸣叫,但养蟋蟀主要是为了斗蟋蟀。
中国有上千年以上侍养蟋蟀的历史,据说“诗经”中已有对蟋蟀的描写。在我的记忆中最有意思的要数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促织”这篇小说了,相信每个读过聊斋的人都会有同感。斗蟋蟀可以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上至达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每年回家父亲书房里的物件依然如旧,由于假期太短,没有时间去整理。那些书画,每次都是打开看看,然后又封起来。几年前带了几本有关绘画的线装书籍回美国,它们现在就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没事也会翻翻。这些线装书起码也有上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虽然`有些旧,或许还有些破损,但大致保存良好。我带回来的书里有几函是巾箱本画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01 11:13:36)

由于工作需要,我要找一些知青当年的老照片,于是我在网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搜寻,许许多多当年的知青照片也使我回忆起我在龙镇农场的下乡生活,为什么不找一下龙镇知青的老照片呢,我突发奇想。谁知刚一开始搜寻,便找到一张和我有关的照片,一位叫张抗美的女士在她的博客上发了一张题为龙镇农场乒乓球队的照片,(见附图)这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张照片,我曾在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