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不是惹是生非之人,和朋友相处亦是“和蔼可亲”,所以“捅马蜂窝”揭人短板之事与咱无缘。捅马蜂窝既有显意也有潜台词,前者是指用棍子拨动马蜂的窝穴,后者是指人有意引起纠纷或招惹难以对付的人。两者都不是善茬,手段不够狠,技术不到位,必会自食其果,“捅”人家搞不好反而伤自己。咱今天提此,不是招谁惹谁,而真的捅了马蜂窝。
前两[
阅读全文]

前不久我们与一对朋友搭机飞往加拿大的纽芬兰省(Newfoundland),自驾十日游历位于北大西洋四周环海的“孤岛”。我们前后行程近四千公里,足迹遍布东南西北各个角落,亲身感受北大西洋的海岛,海湾,海岸,及星罗棋布的“千岛”湖....美伦美奂,让人流连忘返。此行跨度大行程远,不少“绝世”景观位于偏僻的渔村海岛,因而住是重中之重。我们四人经[
阅读全文]

季节交换之际,尤其是入春入秋时刻,咱会时不时地打喷嚏和流鼻涕,早年更加严重,鼻子像是上发条一般,认真努力地不停“作业”,纸巾是一张接一张擦,搞得人恨不得把鼻子割下来。如此“痛不欲生”,都是季节性过敏之过。问题是出国前在国内重来没这毛病,也很少听说谁对什么过敏,而且也差不多是来海外近十年时,其突然上身,一发而不可收,年年如此[
阅读全文]

现代人号称“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都不准备,拿起行囊就出发,听起来很潇洒,其实还是有潜在充足的准备,有通信工具(手机,GPS),有金卡银卡,有网上住宿信息.....所不同的是,前往之地,没有事前过多计划而已,因而一趟旅行可能带来惊喜,更多的是对陌生之地的奇观异景色之感叹,而不会是一路上遭遇过多由于条件的不便带来烦恼。相比这样的旅行,让咱[
阅读全文]

新冠疫情下,一防再防,千躲万躲,咱终归难逃一劫。前不久博客提到我们曾与朋友一道自驾游历了加拿大的纽芬兰岛,谁想回来后的第三天晚上就感到身子发冷,起初以为出游回来两地温差引起感冒,没当回事。转天早起身上有疼痛感,午后测温发现有低烧,于是赶紧塞Tylenol。正好那天是周末我们照常与不在同城的孩子微信语音,闲聊中他提醒说会不会是COVID,我想一路防[
阅读全文]

周末陪太太跑了一上午采买下星期的吃吃喝喝,临近午时,两人没有了做饭的心情,于是决定索性就到附近的一家常去的中国面馆去吃拉面。进餐馆一看冷冷清清,估计夏日天热人们都往外跑或到湖边晒太阳,说国语的waiter,无精打采地招呼我们,咱就点了常吃的牛肉拉面,然后让他整点热茶,过了一会儿,小伙子端着壶过来,一喝是冒着气的热水,无语.....吃面过程中,他过[
阅读全文]

与泰坦尼克号有关的难忘旅行
六月初我们受一对老友之邀搭机飞往加拿大的纽芬兰省(Newfoundland),自驾十日,游历了这个位于北大西洋“孤岛”。我们前后行程近四千公里,足迹遍布东南西北各个角落,亲历了北大西洋的海岛,海湾,海岸,及星罗棋布的“千岛”湖....景色美伦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此行是今年初与老友聊起当下疫情减缓是否考虑远游时[
阅读全文]

上周末闲暇之际,约朋友去了一个怡人的景区走trail。我们沿着茂密树林掩映下的“羊肠小道”一边慢行一边八卦,十分惬意。走了个把小时,见到一个漂满荷叶的小湖,靠近前放眼望去,朵朵盛开的荷花,让人心旷神怡,梦回苏杭,因为太久没有感受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湖畔遇见几位与我们一样的游客,指指点点水中的一切,看来也是被[
阅读全文]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个人私有财产的概念十分陌生,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生活是我们一落地的就习以为常的现实。家里的住房,是老爸单位分配的,所谓的家具,床桌子凳子可以到公家仓库去领,不用银子,人走了退回单位一了百了。家里的锅碗瓢勺到周边唯一的杂货店购买,反正牌子就是那么三两个,没什么好挑的。极个别家庭条件好些,有个自行车,收音机,[
阅读全文]

人一生离不开来自各方面的学习,学业离不开老师的指教,学位更离不开导师的引路,后者由于是一对一的交互,能让人体会“为师一日,终身为父”之教诲。咱从国内到国外,为学位先后接触了不同导师,有些还是蛮奇葩-:)
上大学时咱没有什么太多的理想抱负,到了大学的第四年,想着不要离开北京,才决定考研究生。八十年代考研还是有些竞争力的,为迈进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