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几急,有些hold得住,可这上大号(厕所)一急就让人忍无可忍了,而在北美这都不是个事,遍地的餐馆都很大方地为你提供服务,当然除了被憋在长途车上或在高速公路上远离服务区时,也许会搞得措手不及,不过咱也见过在highway边上随地大小便的老外-:)
说起国内的厕所,大伙回国的感受肯定是呵呵,尤其公共厕所那是可想而知了。不过从咱二十年来回国的经历来[
阅读全文]

时至年末,冯小刚下架又上架的【芳华】终于推出,大伙的点评这几天是铺天盖地,对于当过兵或者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那就是满满的回忆,因为那有他们的青春记忆。影片中女文工团员演员各个是青涩美美的,看得我们多少有些脸盲,这也许不重要,因为冯小刚要得是那个时代感。
而当年女文工团员的形象如何,不妨看看图片上真实的她们:
看到刘[
阅读全文]
抚摸着开始往上走的发际,感慨又一年过去了,之中似乎有太多可说,又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不过这都“自然流露”于咱在【文学城的博客】里,有的直白有的隐喻。生活就是如此,既平平淡淡又起起伏伏,即有糟心也有不糟心,正是两者的交互才造就了我们每日每时的多样性,让人有盼头有希望,而不至于郁闷至死-:)
见有网友开始回顾于【文学城博客】过去365[
阅读全文]
【芳华】......【芳华】....,自进入咱【文学城博客】这几年,从没见过大家如此关注这样一部影片或一个主题。这几天满城满屏都是它,正所谓无人不爱【芳华】,无人不谈【芳华】.....【芳华】进城城欲摧-:)。大伙贴的与之有关博客的密度以及参与度十分少见,尤其看到以往懒于执笔的博友也动了起来。再看看【影视论坛】一个有关【芳华】的帖子会有N多个跟贴。看势头[
阅读全文]

【芳华】终于年底排到院线上了,冯小刚这部"与他"早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怀旧影片也终得以与大伙见面。因为咱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知道他拍摄这类似【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题材时,就十分关注。昨晚终于先欣赏了枪版,虽然画质差一些,但没有影响对这部影片的观赏,那时代的画面感,那青涩的文艺女兵,那个特定的语境.....历历在目,让我们又一次穿越回到了那个[
阅读全文]

袁立着实点火了这个被三位导师称之为“最专业”的节目---《演员的诞生》,只不过她是以揭黑幕的方式下了这一刀。对于这个看似很认真的节目,正如刘烨自己说的“只能当娱乐来玩”,台上的所谓导师,自己都没搞明白自己是谁,就标榜要给全国的演员们讲讲演技-:)
袁立还是俺满喜欢的演员,她过去拍的作品大部分都看过。尤其她在【永不瞑目】的出演[
阅读全文]
我们社区活动还是挺丰富多彩,有吃有玩有乐,这有赖于咱一群中国朋友组织的活动井井有条。由此也吸引了朋友的朋友也纷纷来凑热闹来捧场,俺们是举双手欢迎,大家在海外一起能高兴才是真。这时间一长就结识了不少人,也撞到了不少事。
之前写过一篇博客【我们订婚了】,之中的男主人是来我们这活动后认识的老人家,本来这迟到的爱情应是满满地祝福,谁想因是[
阅读全文]

今天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该工作工作,该学习学习,该出街出街,该上网就上网.....昨天偶然之间,俺在Youtube看到了一个对【南京不哭】作者的采访,这才想起来80年前今天是(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对咱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统计有30万生灵惨遭杀戮,留给咱中国人永远的痛....
想起这个日子让人太沉重了,看网上说国内以[
阅读全文]

今天读到“革命小闯将”、“小学生事件”当事人黄帅(1961年生)因癌症于昨天下午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的消息,好感慨.....这个早已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文革人物,一下子让人回想起当年的我们,正是这个与张铁生齐名的她,那一代的学生懂得了年纪轻轻就可以与老师说"不",甚至慢怠师长的指教,让“师道尊严”扫地出门...
当年她写的信:“[
阅读全文]

来海外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有几类,早先是年长的父母,一种是国内生活条件一般或只有独生子女的爹妈不得不“老有所依”来国外投靠子女,另一类是真正喜欢这国外文化和“花花世界”,六七十岁了还愿意带着老花镜学英语-:)近些年则出现了一大群年轻的或妈(绝大多)或爸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是初高中生或低年级大学生,这就是常说的留守家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