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8-12-04 07:47:48)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也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中国现在不婚不育的倾向却越来越严重,以致党和政府都要伸把手干预干预。从过往历史来看,成家立业都不是社会问题,也没有影响社会发展与家业传承。进入现代社会,男女地位的变化及多向的选择,婚姻是走向幸福之路还是给自己挖一个坟墓,只有当中的众亲有发言权。 虽然有人恐婚,但愿意拉上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我们考大学的年代,满脑子充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号,因而在学校考理工和考文的截然不同,先是班级的比例一边倒,其次课程的排序也是优先,能在数理化竞赛得奖的佼佼者,学校网开一面,安排辅导老师安排....,被同学们仰视....学理工就是牛。 上了大学,理工男女一视同仁,大家接触没有什么异样。遇上国家刚开放,上上下下改革整顿提高,需要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18-11-29 07:16:45)

出国这些年,结交的朋友是一拨又一拨,有旧顾也有新知,有上学认识的也有工作认识的,总之本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祖训”,广交天下友,彼此借力。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流动,不少新交远去且由于交情不深,慢慢就淡忘了。有时不知什么机缘巧合,朋友的朋友或是一个特殊的场合,一些旧故被提起被念到,让人又回忆起当年在一起的一段情谊,亲切温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咱父母早己过了古稀之年,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夫随妻唱。两人时常出外游山玩水,时不时来个到此一游,玩自拍然后从微信传给孩子们,以分享旅途的快乐。每每见此,咱人在海外都有说不出的高兴。近来从他们的合影中发现,两人越来越有“夫妻相”,有时让人感觉是“兄妹俩“。把他们的照片给朋友们看,都说我父母的容貌确实越来越相像了。 后翻父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近来于【非常勿扰】中,有一期嘉宾在探讨婚姻与家庭关系时,孟非提到了原生家庭的概念,当时有点懵,随着讨论的深入,慢慢悟到,它是相对于子女而言的,原生家庭指孩子还没走出家门仍生活在父母的家里,而与之相对应的称新生家庭,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双方的父母。在场上的不少女嘉宾,还没成家应属原生家庭,因而见地多是父母的生活态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上周六,家里“领导”建议包饺子,周日去大学看孩子也顺便捎点去让他也换换口味。对于中餐,别的不好说,孩子也就还爱这口。指令下来了且加有爱意,咱马上就按着以往的分工忙起来,开面揉面擀皮.....开了这些年的面,经验多多,不论几斤几两,放多少水凭的都是一种感觉,次次差不到那去。边揉边想起一个朋友说的,每次开面她用碗量好,再用杯子量好水,一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近年旅游探亲,长途短途,飞机没少坐,期间的感受也是多多,上机场,等飞机,登机,飞行,不同时段的活动会直接影响整个行程的质量和人的心态。当然一路顺风,安全准时抵达目的地是头等重要的。硬件条件现在基本能保证,然而之中的细微或软件部分也许因不同的航线或不同乘客,也许各有各的不同,有时搞不好,也会让人一路心情烦躁,在飞机上如坐针毡....如此体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老爸近来在家人的鼓励下忙着写回忆录,我们也时不时的参与回顾过往的经历,还一起审阅。上周末读到了一章关于他早期被派往深圳开拓的经历及之中发生的各种趣事,这让咱想起了不少与之有关的故事。 小平在中国地图上的深圳画了个圈(被定首个开发区),北京各大部委就争先恐后去抢这块肥肉,先期主要是基础建设,因而各单位有搞建筑的都纷纷到深圳设立分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最近有点剧荒,选看了几部,开个头没过五集就转剧了,实在让人无法消受--忍不下去。首先剧情桥段太狗血,没逻辑没生活,人不知怎么就蹦出来,要不就是本来好好的突然重病,想出戏就不能换个思路动动脑子吗?其次是演员,太能装,一个屌表情贯穿剧的始终,如此low的疵漏让人时时无法入剧而游离于其外,连吐槽都懒着动嘴.....晒一下,看看有没有知音【归去来】,【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关于去留的问题现在好像没有人再有兴趣去讨论了,该走想走的抬腿就跑,想留想扎根的找好工作踏踏实实“坐地泡”。近些年出国的门槛低了,旅游读书移民...,出国如履平地。年轻一代留学游学一完事,不留恋这没有归属感没有文化认同感之地,回国发展,活得有滋有味。 接触最早回国的那些人,是九十年初读书的时候,多是访问学者,这帮人当初还有搞身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