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台这东西,在三国、两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是青瓷烛台,且有各种不同造型,三国时有羊形烛台,两晋则盛行狮形烛台。
到了南朝时期,烛台造型渐趋复杂,其形制特殊的底座呈倒立的莲蓬状,外刻覆莲花饰,上置横条隔板,板上置4个大小相同的竹节状杯,可同时插入数根烛。隋、唐器烛台座刻花精美。
明代烛台造型丰富,并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永乐[
阅读全文]
玉勒子,是用白玉制作的,你别看它表面并非平滑如一,可以隐约看到因为刀痕形成的好几处起棱线,但这种工艺,就是明显的商代玉管的制作特征.
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即“勒玉”,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
圆[
阅读全文]
纸槌瓶,又称摇铃尊,为康熙官窑的创新式样,平底内凹,均有款,所见多为青花及釉里红两个品种;凤尾尊为当时的流行式样,因其口、足外撇形似凤尾,故名。它是从花觚演变而来的,线条优美,舒展流畅。多是康熙中、晚期产品,无款居多。
纸槌瓶造型俊俏挺拔,直口丰身,全身花饰繁密,层次丰富,口沿绘卷草纹,其下绘以三组折枝牡丹纹,肩部分绘卷草纹与覆莲[
阅读全文]
在中国艺术史上,晚明是一座高峰,而在晚明的艺术史上,唐寅也是一座高峰,唐寅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而且,唐寅也是晚明“吴门书派”之领袖人物,“吴门书派”对后来的中国书法史乃至今天的吴门书家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唐寅似乎只是一个会吟点小诗作点小画的“风流才子”,这种“风流才子&rdquo[
阅读全文]
汉代的博山炉因为工艺精湛,难于制作,不是一般工匠所能胜任,因此,古诗中才用古代的巧匠来喻当代的工师,说:“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
其实汉代的制炉名匠,有一位的姓名还是流传下来了,那就是长安巧工丁缓。
据《西京杂记》中对丁缓的记载:“为常满灯,七龙五凤,难以芙蓉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
阅读全文]
明代永乐年间,用老蜜蜡雕刻的佛祖渡海像。.佛像的制作工艺完全有别于清代玉石类雕刻的佛像,基本上是以汉地工匠对心目中佛陀的理解为立意原则,材质特点和时间遗留下来的沧桑韵味也远远早于清代。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这尊佛像雕刻的时间应该都在明代。”
“史料称永乐帝对藏传活佛的推崇程度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当时宫廷制作了大批佛像,咱们平时[
阅读全文]
这到不是说宝岛的蜜蜡一定就是假的,实在是宝岛的假蜜蜡太有名了。
我国大陆流行波罗的海琥珀是在80年代才开始的,在这以前,琥珀在宝岛市场辉煌了六,七年,赝品制造技术也不断翻新,最后彻底毁灭了宝岛的琥珀市场。但是这些造假的骗子并没有死心,又把这些骗人的伎俩推向了大陆。
宝岛的琥珀可以以假乱真,这些骗子在制作假琥珀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发明[
阅读全文]
一件是只有六七公分长的玉摆件,此摆件玉质洁白莹润,为上等和阗白玉,玉一侧有黄褐色玉皮,并借由该侧雕出卧猫的正面形象,卧猫神态慵懒,双爪置于颌下,并抱一蝴蝶,此猫体态丰腴,形象活泼逼真,雕工手法细腻。
在古代耄耋,专指八十岁的年纪,不过古代八十岁的老人可谓屈指可数,所以一般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所以古人常以猫、蝶形象为组合,以谐音&ld[
阅读全文]
秦汉时期都是虎符,而唐代采用了十二生肖内位于虎后的兔来代替,叫做银兔符。不久,又改用鱼符。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取鲤鱼的“鲤”与李姓谐音的缘故。……”到了武则天当朝后,她把鱼符改为“龟符”,中宗年间又恢复为鱼符。
鱼符一般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头部有一圆孔,可以穿绳系挂。分左、右两半,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阅读全文]
一尊非常小巧的罗汉像,高度都不到八厘米,不过,当他把罗汉像拿到手中时,才发现这尊罗汉像还挺沉的,仔细一看,他才有些惊讶的发现,这尊罗汉像居然是用冶炼很精细的紫铜制作的。
紫铜就是单质铜,也就是纯铜,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不过就是用纯铜做的东西嘛,有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在现在来说,纯铜当然不是什么少见的东西,但铜在古代是紧缺物资,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