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安芃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墓碑》节选13人相食的恐怖世界 梁志远在《关于“特种案件”的汇报――安徽亳县人吃人见闻录》中记录了大量的人吃人的惨状。 该文称,在农民大批非正常死亡中,人吃人并不是个别现象。“其面积之广,数量之多,时间之长,实属世人罕见。从我三年近百万字农村工作笔记中查证和我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来看,绝对没有一个公社没有发现吃人的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果跳出中国的环境和语境,从世界看中国,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实在有太多太多不可思议且不可理喻的幺蛾子。2025.10.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12亳县饿殍饥饿使人口大量死亡。当时农村流传民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府说假话”;“夺高产,放卫星,饿死社员填满坑”;“今反右,明反右,反得社员吃人肉。”……1960年底,梁志远带领姚志远等,在双沟公社王阁大队调查了饥荒偏重的大王支庙等六个村庄。这里原有127户,575人,两年死亡239人,占原有人口的41.5%,其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11无为暴政农民们由于饥饿乏力,个个都骨瘦如柴,走路都摇摇晃晃,甚至青年人走路都须带拐杖,无法下田劳动;即使被干部用棍棒驱赶下田,农民两腿也深陷淤泥中而无力拔出,只好在田块四周播种、插秧,消极应付,于是田块中央长满了稗草。上行下效。为了从农民口中夺粮,县里逼公社,公社逼大队。本来素质不高的农村干部就采取种种手段摧残农民。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10夺命徭役 大跃进以来,凤阳搞了不少水利工程。兴修水利应当是好事,但由于缺乏科学态度,不少水利工程劳民伤财却得不到“水利”。在水利工地上,农民的处境不如奴隶,他们饿着肚子从事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大批人在饥饿、疲劳中死去。 建设电灌站是凤阳当年的一项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工地经常加班加点,增加劳动强度,还克扣民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9鱼肉百姓小溪河公社小溪河大队北夏庄生产队有社员240人,挨过大队长打的就有237人。下放在山河大队工作组的展某,先后在大赵生产队捆绑吊打群众33人,扣饭30多人,罚款27户。一次社员王尚同老婆有病,展却说她装病偷懒,不给打饭,王妻饿得到食堂要饭,展看见后,强迫来打饭的社员每人用筷子刮她一下鼻子,谁不刮不准谁打饭,结果王的鼻子被刮得皮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8饿死农民撑死干部在1961年初的五级干部会上,与会者揭露,一方面社员大量饿死,一方面干部生活特殊化。1960年春弃婴很多,县委书记赵玉书责令下边不准收拾,如果收拾,谁收谁养。相反,赵家不见了一只老母鸡,他先后责令派出所长、公安局长查处,限期3天破案。群众说:赵家一只老母鸡,比街上丢弃的小孩还重要。赵家一年到头精米白面,鱼肉不断。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7自从出了毛皇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凤阳花鼓”反映安徽农民逃荒要饭的情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腰鼓走四方。自从出了“毛皇帝”,风调雨顺也饥荒。大饥荒年代,凤阳农民却连“身背腰鼓走四方”逃荒的自由也没有。…&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6天府变地狱邛崃县道佐公社第三管理区1958年十一月建立公社时有840人,到1960年底出生19人,迁入11人,应有870人。大规模的死亡从1960年二、三月间开始。其时全管区五个食堂全部断粮,死人之惨烈,已到活人无力掩埋死人的地步。喂牛的老年人汪齐茂、汪杨氏夫妇死后摆在床上四五天,汪齐松命三个社员将尸体埋掉,三个社员将尸体拖出来扔到一个露天空粪坑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正在读杨继绳的《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就看见下面这个新闻。这么快就不记得当年放的那些最终导致3000多万人饿死的卫星了吗?这样的行为,应该称之为癫狂健忘症。2025.9.26[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