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为民服务。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话说“设立国家真话日”江南菜子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刘太刚,3月7日在《法学学术前沿》上,向正在举行的“两会”提一个倡议:《设立国家真话日,为讲一天真话免责》,这近乎是一个黑色幽默。刘太刚教授的本意无疑是善良的。他说:为了保护公民讲真话的自由,也为了向那些因讲真话而惨遭处决的英雄表达敬意和忏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不争论、不妄议一脉相承 作者:太仓钱伟品
不争论:内涵姓社姓资“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目的改旗易帜,走邪路。结果只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倒逼99%人民群众越来越穷下去。 不妄议:内涵限指是党员和党内的不同意见。目的“向党中央看齐;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果稍有不同声音,不是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效率”与“公平” 顽石 某单位拟举行以“效率优先是否可以牺牲公平”为辩题的辩论赛,选择了可以牺牲公平一方的辩手小文来找顽石,说是要向我请教如何辩论,顽石答曰无可奉告。 顽石不是向来好为人师么?奈何对这个辩题不置一词?小文大惑不解,非要我说出无可奉告的理由。无奈之下,我只好告诉小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2-25 22:51:00)
说说咱们的朱总理 2015-06-06时代尖兵 不出意外,朱总理可能是许多人的偶像,因为他曾是国务院总理,喉舌媒体不会黑他;又因为他的改革很合某些人的胃口,邓小平等人支持他,西化派网站称赞他,西方国家也对他高度评价,他的书由此卖到海外,前德国总理施密特、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作序,基辛格还出席了纽约的首发仪式。朱总理卖书赚了不少钱,于是捐款4000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2-23 21:50:00)

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张宏良2016/2/22 看到中央关于把封闭型小区变成开放型街区的通知,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薄公。这恰恰是薄公在大连率先开始的一项改革。九十年代大连成为中国街谈巷议的热点,不是因为大连海滨城市的风景优美,而是因为大连拆除围墙的城市改革。 中国千百年来的建筑习惯就是要有围墙,以至于现在家家有围墙,户户有围墙,每个单位都有围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19 22:11:15)

纪登奎夫人忆诸领导人 2016-02-20秋石客 笔者与纪登奎夫人王纯见过两面并深谈过三、四个小时,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是知道党内不少机密并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她与我谈话的内容她嘱我生前不得公开,我必须遵守我的承诺,如今她己仙逝,我写此文纪念这位老革命。 第一部分 她住在北京一个历史名人故居中,室内字画不少,多是她本人的大作,我是带着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2-14 00:18:46)
东施效颦究可哀 2016.01.14顽石 春秋时期越国有个美女西施,一天,她走过乡里,因心口疼痛而皱起了眉头。乡里有个叫东施的丑女,看见了西施的模样就跟着模仿,故意按着胸口,皱着眉头,也从乡里走过,而乡邻看见她都避之唯恐不及。 有人模仿美女俊男,其情可悯,如果模仿者以此为动力去美化自己,则世界将因之增色,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模仿多如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黑帮赢了一时,薄熙来赢了未来
薄熙来案最终审判结果为何,其实已不重要,因为历史已做出了评判:他是一个欲使国家摆脱血腥的卓越探路人,一个不畏残酷迫害的悲壮殉道者。对薄下毒手的黑帮资产阶级看似赢了一时,而薄熙来实际上已经赢得了未来。
1、“改革悖论”导致十年徘徊
薄熙来之卓越,不仅在于他是中国改革以来唯一受到治下民众真心拥护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重庆归来,说不尽的薄熙来陈石宇  前不久,一位刚回老家重庆探亲访友后归来的朋友,在谈到重庆见闻时,感慨万千的说了一句令人十分震撼和深思的话。他说这次回老家重庆,住了十多天,接触不少人,听他们讲了不少重庆新闻,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说不尽的薄熙来。他说这次见到的人有工人、农民、出租車司机、学生、在职人员、退休干部和老板,全是赞扬薄熙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习近平何许人?看他关键时刻的政治选择2016.02.09作者:东方朔拒聊看一个人走什么路线,不是看他平时做的一些假动作,比如高调大张旗鼓的反腐,蒋经国也反腐,台湾民进党难道不反腐?也不是听他讲话里引用一些毛主席的片言短语,西方政要引用毛主席的话比他多多了,难道他们也走毛主席的路线?而是看他在关键时刻的政治选择!仅举几例。第一,在他上台不久,首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