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清醇沁菊香,东篱曲径遍红黄。
林间仅剩三分意,余得七分秋韵扬。
(“遍”=“变”,第三句是从林间兄那里借的,尾句指“七律”和“七绝”)
(沁文兄作的是七绝,其余几位是七律,所以只用了他一个字,一半哈。
林间兄网名太长,只录得“林间曲径”,见谅。)[
阅读全文]
噩噩公卿导火筒,百年风雨感身同。
昆鸡不解苍鹰意,大业蓝图枉落空。
(昨天路上涂鸦,"筒”,平水韵为平声)[
阅读全文]
诗练如虹舞碧空,文心似水夺天工。俱怀逸兴思泉涌,佳和频频赏鉴中。
(“诗练”,从“彩练”生造出来的,双关=练诗。)
麦帅:勞山有道舞當空,學未三年怨費工。始信穿牆身自湧,翩然半步入書中。
寒青姐:攒叶砌霜风巧工,寒毡卧雨万山空。结秋亭处起枫社,三碗搜肠暖唱中。
灵姐:秋来天作巧诗工,彩笔生辉色不空。满目丹青皆灿烂,无声[
阅读全文]
原载唐师曾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angshizeng
20141021唐师曾:方舟子博客打不开了
方舟子新浪、搜狐等博客及自媒体显示“账号异常”,打不开。电话询问,答“全都打不开了。”起因是一篇逐条批判某人梦游的“科普论文”。
据百度百科:方舟子(1967年9月28日—),留美生物化学博士。本名方是民,科普作家、学者、诗人、作家,反伪打假[
阅读全文]
心清若秋水,文思映湖光。
古意悠悠至,楹联对对香。
:)
(第一句特殊拗,沁文兄海涵。联=莲)
[
阅读全文]
格律诗词贵正中,仄平顿挫两相融。
阴阳之道和为重,互敬如宾君子风。
(前三句含“中正平和”四字。格律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所体现的正是“中正平和君子风”)[
阅读全文]
秋雨入心田,梦思岚霭绵。
涓涓乡思意,缕缕寄天边。
(缕缕=屡屡=sisi)
(第二句“梦思”,经查证为名词平声;第三句“乡思”,经查证多为名词仄声。
此句原作“思乡游子泪”,动词平声;笨手拙脚地学沁文兄用虚笔,把年初的“涓涓”recycle出来了,见笑。
原来第四句“忧思”,经查证多为名词仄声,但苏东坡一首古风[
阅读全文]
宽待宾朋严律身,求真不畏雨风尘。墨君拗救千般好,平仄国中无坏人。:)
巧了,去年写过一首赞彭大将军的,正好也可用来步韵。
勇冠三军百战身,功高震主陨凡尘。铮铮铁骨铭青史,碧血丹心照后人。
墨瑞:底事悠悠乱献身,一遮风雨一遮尘。是君姿态千般好,我也不能当坏人。致阿留[
阅读全文]
http://www.zbyw.cn/gushi/search.asp?wd=%C3%CE%CB%BC&c=2&d=14
很多时候做平声韵脚。看来要把名词的“思”字读成平声,最安全的办法是做梦或恋爱。
您认真思考也行,有“所思”哈(多数可判断为平声)
http://www.zbyw.cn/gushi/search.asp?wd=%CB%F9%CB%BC&c=2&d=14&pa=8
秋天了,您忧愁也成,因为“忧思”虽然多为仄,却有重量级的苏老夫子挺您一平:
...[
阅读全文]
因为胶兄和墨老师关于“思”字平仄的讨论,又想起另外一个字“叹”,于是”吃饱了撑着”再来“叹”一把。
和“思”相反,“叹”现在只有仄声的读法了,但从古诗中可以看到“叹”常作平声韵脚。现在一般的说法,也是名词读仄声而动词读平声。如李白著名的《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