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阿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今日读曲师妙文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69724.html,不禁想起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其五和其六。这组作品开创了以诗评诗的先河。我想对现代的诗友仍然有很大的教益。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词句清丽,艺术的美,显然是诗人所追求的。然不应厚古薄今,否则没有创新;也不应厚今薄古,否则没有继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嘈嘈尘世里,何以觅清心(氛)? 坦荡无贪念,陶然有沁文。 (再谢沁文兄好笔名!如要严守平水韵,可用“清氛”,然似不及“清心”达意。宁用新韵,不损其意。)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秋笔沁文风——借沁文兄笔名戏作(新韵) 秋笔沁文风,先描二月红。 复传霓裳曲,袅袅绕林中。 (因为须把“裳”用作仄声,故取新韵为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5-10-14 07:24:26)

(上周末傍晚偶拍此照) 秋蝶华兹舞,黄衫拂紫花。 流连此天趣,乐忘夕阳斜。 (“华兹”可谐音“华姿”,想当年如翻译为“华姿舞”,估计会大火,一笑。) 陶陶兄雅和: 蝶舞恋秋华,清商动薄纱。 寒霜何在意,展翅乐天涯。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图片来自http://www.guolv.com/xuancheng/jingdian/64687.html 翠云秋水两相欣——赠相看不厌兄(“文”韵) 翠云秋水映,相看两相欣。 俯仰知音在,何须万里寻? 承蒙看兄惠赠藏头藏尾藏腹之妙作,受其笔名启发,一首拙作回赠看兄,不成敬意。 “翠云”双关敬亭山的最高峰“翠云峰”,附近有不少湖泊。李白原作“孤云独去闲”,此处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王师犹未动,扫货已先行。 卷土吞银座,挥金藐巨鲸。* 看前仇可在?觅自信无形。 小事藏深患,方家各自明。 *有预算五千万日元者,惊呆日本记者。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关于屠呦呦教授成果的介绍从第10分钟开始。从第14分钟开始Q&A。关于传统疗法(alternativemedicalsystem),评论是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而最后提取有效成分还是用现代方法。关于这个观点,也许可以商榷。有时药效是复合的效果,而非一个成分之效也。而且,如发言人所述,在治疗疟疾方面单用一种药品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这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5 10:05:03)
科苑之巅有鹿鸣,广思萃取炼蒿菁。 功垂本草通西域,淡荡晚风传至名。 (普济苍生成至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俺们这旮瘩却下了一夜的雨,成了十五的月蚀十六”0“——明月无影踪也。由中秋月,想起了近日读到南宋诗人许月卿七律《赠王竹窗》,嵌名象征的写法很别致,试着解析一下和大家分享。 许月卿,徽州婺源人。少有才学,小名”千里驹“,“当时谓之再生子瞻(苏轼)”。宋理宗淳祐4年进士,曾立军功。后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红叶黄花碧水灵,小园香馥伴风清。 盈樽同祝人长久,故土今乡共月明。 (如按平水韵,第一句“灵”为飞雁格,正好也应个景。)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