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时水费都是房东负责,所以直到买房我们对水费是没有概念的。买房后,老公对我说,美国用水不要钱。
当然这是玩笑话,他的意思是便宜得就像不要钱。我们是一季度付一次水费,每次账单永远是5刀。就这样过了好多年,直到那次我们水表到期全部换新的。
换了水表不久,那天我在家上班,接到供水公司的一个电话。原来我们的旧水表坏了,多少年的读数都是不[
阅读全文]
1980年7月,我去紫阳同志处报到,开始担任他的秘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这一年,有些像是改革开放的序幕,1980年则是正剧上演。当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紫阳同志亦当选政治局常委,不久被任命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从四川调入北京,9月任总理;万里也从安徽回到北京,任国务院副总理,后继[
阅读全文]
总裁成功论坛根据法学教授陈忠林的研究,从1999-2003年最高检察院与最高法院报告等相关数据得出,中国普通民众犯罪率为1/400;国家机关人员犯罪率为1/200;司法机关人员犯罪率为1.5/100。合理的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制定的标准是3:1,现实中,美国是3:1,日本是4:1,发达国家最高的是悉尼8.5:1,纽约7.9:1,伦敦6.9:1,首尔7.7:1,东京7[
阅读全文]
这个系列故事讲完后,认认真真的把我最感慨的,最想说的,写在了“重磅”的后记里,把原本每篇最后的“(未完待续)”在后记里改成“(完)”,长舒一口气。我以为就此结束了。
没想到,一个后记,反倒比前面的故事引来徐家姐妹更多的,更有实质内容的反馈。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故事后面的思考一起交待给跟读的网友,就把以“(完)”[
阅读全文]
写这个系列最主要的动力是记录一个家庭比较特别的文革经历,因为我相信小勤的弃工务农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因为这个家庭在那些年的经历比较反映时代的特征。
这个系列到此就完成了。最后做一些说明,同时想谈谈我个人的思考和感言。
首先,我非常感慨徐家姐妹的大度。她们跟读了这个系列,没有一个人提出过任何要求,回馈的也全是正能量,包括在我的[
阅读全文]
我和潘阿姨接触不多,本不打算专门写潘阿姨了,因为不想硬“挤牙膏”,为写而写。但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必要,那就有多少写多少吧,反正不需要“凑”字数。
潘阿姨也是个老干部,我搞不清是什么级别的,往俗里说,与徐伯伯比一定是“逊色”了。而在家里,潘阿姨无非就是个老妈子的角色。有保姆时,她基本上只需动嘴;没保姆时,她也是必须动[
阅读全文]
小勤是徐家姐妹中政治色彩最浓的。不是故作声势的人,而是真心实意想对社会做出正能量的贡献。
前面讲过小勤做孩子王时,除了带我们玩,还带着大家一起政治学习。入中学后,小勤又是利用住房宽敞的条件,在家里定期组织马列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大家一起组织但利用小勤家的条件。)潘阿姨当时说过一句,马列学习小组里有男孩在追小勤,只是她不知道是哪一个[
阅读全文]
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版图上,有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条是著名的“胡焕庸线”。胡焕庸线是中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绘制的人口规律线,他将中国地图上的东北角黑河(爱辉)和西南角的腾冲两点连接成线,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形成一个约45度角的直线。它所揭示的规律是:自宋代以来的千年历史中,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
阅读全文]
先来一段摘录,然后再发议论。
今年68岁、现居上海的经济学教授梁中堂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第一至第六届专家委员、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曾任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山西省计生委顾问,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现已退休。近日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这里有背景色的部分是摘录其中两个问答。要读全文请用链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1030/cc30liang/,国内的朋[
阅读全文]
有不少人在等小红的故事,甚至有一遍遍催的。我知道大家都是对扎根典型最后是不是留守农村感兴趣。不知道会不会让人失望,因为小红的故事没有什么特别波澜壮阔的收尾。容我这里先说一句,在徐家四姐妹中,论上山下乡,小红的扎根典型还不算最高潮,登峰造极的故事是下一个,是一般人想象不出来的!
小红去农村不是自己选择的。徐家上面三个都是老三届一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