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炎黄子孙的,说起神农氏炎帝,都是一把一把的泪。炎帝一族,那是悲剧,一个接一个的悲剧。但是时间擦干了,不,应该是晾干了眼泪。永远不会干的,只有口水。《新唐书》记载,唐代女皇武则天曾问臣下[
阅读全文]

黄帝是哪儿人?这个比时间的问题还大。司马迁又等于没说。只给了些隐喻:“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提供有两点暗示:其一是黄帝可能不是中原原住民,是后来者;第二黄帝可能是游牧出身。这导致了无数猜想。黄帝究竟从哪儿来?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怕有二十个在争抢。都不缺是从浙江云南来的说法。当然,相比之下是从北方来的声音[
阅读全文]

黄帝真正成为我们祖先的首席代表,还要等到西汉,并且是和儒成为一家独尊的学派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儒家的道统,直至战国还是是只追认到尧舜的。黄帝形迹,固然经稷下百家在战国时代大树特树,可依然是和什么赤帝白帝的并列在一起。《庄子》中借黄帝的口,说了很多道家的话。所以有汉初的皇室好“黄老之道”。这时还没有儒家什么事。从战国到西汉初,[
阅读全文]

我们肯定有祖宗!
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祖宗!
这在生物学上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存在,就是祖宗的存在。祖宗和我们,只不过是同样一些染色体在时间长河中使用的不同外壳而已。如果能像古埃及国王那样,一直坚持亲兄妹结婚生子,那他们直接就是祖宗自己。
当然,由于族外婚因(交配),就存在了基因交换和混合。越来越多的人,交织上了共同[
阅读全文]

阅读历史时,我们往往苦恼于有太多的爱恨情仇纠缠其中。正相反的是,考古挖出来的石头都是冷冰冰,似乎不能告诉我们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即使发现一些画像和雕像,也没法确定究竟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巫术,形而上还是为了形而下。事情总有例外。当有一天,石头发疯发烫起来,我们就开始理解古人了。
石器从开始,就主要是采用比较坚硬的品种制作。燧石、[
阅读全文]

中国有没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甚至文明?有疑问的只是外国人,我们则有书为证: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韩非子·五蠧》
阅读全文]

贺新郎
读史(1964春)
作者:毛泽东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好词![
阅读全文]

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屈原《天问》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许多的人们,但并没有人生活在历史中。在历史中,我们都死了。
好奇心害死王子屈原?你问得太多了!——尧舜禅让图砖雕:那衣服帽子都是什么Fashion?
我们天天说历史,其中包含有许多意义差异。台湾学者王明珂总结说:““历史”这个词,[
阅读全文]
网络上为什么会处处有左派右派,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毛先生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既然如此,也许只是个自然现象?不过莫急,当我们说“自然现象”时,对立的一面应该是“人为现象”,就像说“物质现象”时对立面是“精神现象”一样。可我觉得这“左右派”的问题,同时具有上述四种现象的性质。那这一定是一个文[
阅读全文]
前两天我在茶轩转贴了一篇文章,叫《观念无义战:别想说服我!》。文章写得很形象易懂。能粗粗扫描个七八分就都明白了。但依然有些不认真读帖读者在跟贴说什么思想斗争。其实这篇文章说的就是:那些争论其实是些伪装成思想之争的观念之争,与思想无关。或感觉良好地自以为是在作思想之争,其实争的只是些义气立场,背后有个屁的思想。我这样说很得罪一大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