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驴十八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个人资料
FarewellDonkey1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新中国成立之际,并没有闭关锁国的计划。中共注重广交朋友,渴望与各国特别是与美国发展政治经济关系。中共曾寄很大希望于美国,因为他们自认为与美国人多年交情不错。二战中和之后很多美国高中级官员和将军被派到中国,无论是来做外交、顾问、还是来调停的,只要他们和国民政府的党政军任何一方打过交道,最后都会沦落成中共的同情者。无他,实在因为国民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以往的路线斗争,无论是对有兵权的张国焘,还是没兵权的王明,毛都是留了后路,并没有赶尽杀绝的。但到了文革,失败者的下场都特别悲惨。为什么在那个人头滚滚的战争环境中还能有回旋,到了和平时期,却更加残酷了呢?因为以往只是高层之间的斗争,而这一次,基层群众参加进来。而群众斗争的形式,只会是粗暴极端的。虽然接班人的位置是高危度的,排着队等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的赶超战略,在开始有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苏联的。俄国的工业化开始得很早,可从“彼得大帝”算起。但一直没有改变其在帝国主义中相对落后的地位。直到布尔什维克上台后,才开始走上极端的剥削农业,忽视轻工,重点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正是这十几年的积累,才是二战中苏联能够打败德国的关键。也给了其他国家模仿的信心。斯大林在战后延续了这一战略,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能够一意孤行地推行它的极端赶超战略,是有其独特的政治资本的。首先共产党是战争上台的,只要不输了战争,不存在下台问题。他本人在党内的权威已经建立,党内有一大批坚定地追随者。党外他也有极高的威望,因为他结束了百年战乱。他非常了解那一代人,从战乱困苦中过来的民众,只要给他们和平,加上稍微逐步改善一些的生活水平,就会衷心拥护。同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取得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毛泽东将之比喻为“进京赶考”。当时的中共,尚未忘记他们是为什么而奋斗至今的。他们不是第一代,也不是唯一的,无数战友同志倒在半路上。一百年来,因为战乱,因为帝国主义的干涉侵略,中国一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现在这副担子落在中共的肩上,百年强国梦,依旧只是一群精英的梦想,还是能真正迈开坚实的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全世界还没在意,中共就突然就取得了中国政权。美苏都来不及准备系统对策,错过了必要的“指导训政”期。但中共取得政权的历程,可能比世界上其他所有政党和领袖们都要长都要更艰苦曲折。他们肯定不是简单的中奖的幸运儿。经过长期的党内斗争,到49年这个党的主要领导层已经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草根派,泥腿子出身居多。他们肯定不懂经济学,但很难说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工业革命前的农业社会里,各地各国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但其后,差距迅速扩大,并且无例外地取决于工业化的程度和速度。到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还基本上是一个纯农业国,工业化程度尚不如印度和许多殖民地区。这也是因为中国没有被殖民地化从而成为已经工业化的殖民国家经济中的一个环节和角色。是一个相对封闭和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体。但中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的经济发展,从当年一别司徒雷登,到八十年代重新开放,再到今天紧紧追到美国身后,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例。这算不算个“奇迹”,尚有争论。经济学上对此解释无力是没争论的。回首这七十多年的道路,内部和外部的人看法有明显差异。中国之外的看法就是比较笼统,作为一个延续的历史现象对待。称为奇迹往往是对比当年列强离开中国的时间,比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25 12:57:02)
明明可以说一头蒜,偏不能说一头葱。但可以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现在我们不关心量词了,小姑娘抓住了眼球。这句话最初是谁说的不打紧,重要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上当的人爱上了并不断重复。当初说这话的人似乎有些怨气,到底在怪历史咯,还是在怪打扮者呢?还是在怨念小姑娘,不肯坚贞不屈地只接受自己奉上的化妆品大礼包?呵呵,人心隔肚皮。但现在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历史多就是好,谁便翻点什么出来都切题。我们都知道天龙有八部,目前还没有人考证出叶公见到的是哪一部的。但本人有幸,一窥历史部之龙,非常好玩,居然是条变色龙。历史的颜色是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