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驴十八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个人资料
FarewellDonkey1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中国初步完成工业化的1980年,出了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很快中国学经济的大学生人手一册。该书高调宣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当时我们看了似懂非懂。觉得日本也许是最靠近这波的。但日本这前浪很快拍碎在礁石上。今天剩下美国,似乎在第三产业以及信息技术方面,最符合书中预言。也不奇怪,作者就是个美国人。
四十年过去,作者都熬死了。奇怪的是传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九七零年,在那个春天,中国放了一颗真的人造卫星。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打了个全面工业基础。那一年,中国工业产量升到了世界第五的位置(按当时汇率,以后因汇率还会有反复),平均每年超过一位领先者。那一年也是美国工业的高峰年,因为随后就陷入了十年危机。七零年中国和美国工业产出加起来略高于全世界的40%,其中中国是6%。今天中美的制造工业产出合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的工业化,前三十年基础积累,后三十年扩散释放。从二十世纪中期一个落后农业国家,到二十世纪末完成。虽然对中国来说千辛万难,但工业化毕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现象,许多国家十九世纪就完成了。真正给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造成混乱和麻烦的,是中国走的这条非“常规”的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赶超世界最高水平。并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有这份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从抓革命促生产到改革开放,各领风骚数十年。这两个只是宣传口号,并不是经济战略本身。不同的口号,隐含着所标向的方法论的同异,政治内容的同异,经济内容的同异。但更直接的追问是:这两个不同的口号后面,是两个不同的经济战略,还是同一个战略的不同阶段。两个口号是两代领导人的执政纲领的概括。可邓小平不仅仅是承上启下,而是自始就参与了中国工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吃饭难题,也有许多国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因为“包产到户”而解决的,似乎一个都没有。世界上也的确有曾过许多国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通过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就免于崩溃而立刻转身腾飞的,似乎也未曾有过。是政治强暴经济,还是经济自愿披上政治的虎皮,二十世纪中国现象肯定会是最丰富的研究对象。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前总统奥巴马的口号是“Change”。但我迄今未发现除了黑人首次做总统外,还有什么大改变。现总统川普的口号是“MAGA”,听起来该是个更大的“change”。不过,在高度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主义主导的)环境,政府想主导一些经济变革是非常困难的。无论川普怎么努力,包括大幅度减税,维持强势美元等。想让美国企业将海外资金回到美国,或让工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中美贸易战正酒酣耳热之际,中国一方面悄然撤回“中国制造2025”,一方面高调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有意思。中共真的以为现在美国很稀罕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吗?或者,美国所要求的“开放”和你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吗?“改革”还可以拿个文件发布说事,但“开放”时间起点,真不好说,彷佛中国当时是闭关似的。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当今我们的总统,能当选还是有些意外的。但他似乎是第一个在当选后还在继续攻击前任们,并不分共和党和民主党无差别攻击。同样,在他当选后反对他的浪潮更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反对,已经超过了意识形态层次,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国家事务上。凡是川普想做的事,一律要搅黄;凡是川普说的话,一律要驳斥。哪怕是在反恐和非法移民这些过去分歧较小的领域,也不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用国内生产总值来注脚或预测这场中美贸易战,是注定要被带偏的。这本来就不是一场GDP之争,进出口产生的GDP是双方有份的,无所谓顺差逆差。这其实是一场中美双方GDP实质内涵差异引发的战争,可以说是“美国精神”针对“中国物质”。用GDP去衡量和比较中国经济的历史和现状,都免不了这种扭曲。49年后受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中国一度只承认物质生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虽然声势和规模看上去不小,但美国要通过这场贸易战究竟要达到什么战略意图,还是停留在战术干扰层面,并不很清晰。贸易战的策划人之一、白宫前军师班农,称中国现在是一个集体主义类似三十年代纳粹德意志的国家。他的思维既单极又混乱。等到川普总统一步步走下来,变成了一个“谁先眨眼”的游戏。怎么看总统的态度都是在急着讨现钱。其依据就是如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