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春
----节选自池莉的散文《熬至滴水成珠》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不要以为意象上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更不要以为有了偏僻乡村,目的就八九不离十了。不是的。这种意象不[
阅读全文]
君子日三省乎己。我达不到君子天天自省的要求,不过偶尔为之还是可以滴。今天是星期日,而且确实有三件事触动我,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日三省乎己”吧。其一:以身作则早上做好早中饭,自己端着饭碗就坐到电脑边,因为有个感兴趣的东西在做饭前没看完。没想到没过几分钟,女儿就来到我面前,义正词严地说:“妈妈,你连我们在用电脑时喝饮料都不允许,你怎[
阅读全文]
尼克斯队居然赢了湖人队,让人惊讶横空出世的林书豪。上周末儿子让我和他一起看Lin进球的精彩回放,JeremyLin怎么这样出色?这样优秀的球员怎么会被埋没了这么久?接着又看了一段他在湖人队比赛之后的采访,他的谦逊和平和更让人无法不喜欢这样一个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年轻人!儿子去年夏天竭力让我跟他看一个“如何上哈佛”的视频,好像他从那时就喜欢上了Jer[
阅读全文]
女儿在她的房间做她的中文作业,问我什么是“改革开放”。因为她的中文课本里有一篇叫“逛外滩”的课文,提到上海外滩的历史,又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变化很大。我跟她解释:“中国一度闭关锁国,很封闭,外国人到中国和中国人到国外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后来改革开放了,中国才开始打开国门,中国人也开始走出国门,看到外面的世界。举个具体的例子吧,[
阅读全文]
刚到美国时,女儿还小,“赋闲”在家,曾经Babysit一个美国孩子Alex。Alex的父亲David经营一个花圃,母亲Kate是在读博士生,每周我会去他们家三个半天照看Alex。Alex比我女儿小两个月,刚好女儿也可以有个玩伴。不久,自己怀了老二,就不再做Alex的babysitter了。不过因为这段经历和Alex的父母成了朋友,Kate之后也经常带Alex到我们家玩。Alex过两岁生日时,Kate特地到我家,给了[
阅读全文]
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其他实验室的几个学生闲聊。Wendy来自香港,她说起一些香港的过年习俗,旁边的Tracy也跟着侃侃而谈。Tracy是今年刚来的学生,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介绍自己来自菲律宾。我问Tracy,她如何知道这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Tracy笑着说:“我是在菲律宾出生的华人。”Wendy立刻跟了一句:“原来你是PBC!”“对,我是PBC(菲律宾出生的华人),不过PBC听起[
阅读全文]
收到国内朋友的农历新年问候。朋友在电邮里写道:家里老人们体恤政府,早早从老家来到北京,没有给春运添堵,就在北京团圆了。有了老人在,品尝到了很多家乡美食,整天琢磨着这顿,念叨着下顿,饱食终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朋友电邮的最后一句是:你那儿有年味儿吗?这一句“有年味儿吗?”让我感触良多,勾起了很多以前在国内过春节的回忆,从回忆中找寻[
阅读全文]
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让人想到那首著名的忆苦思甜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不错,确实是套用了那首歌名。不过这大过年的,不兴忆苦,只是想说说爸爸跟我说过的他早年工作中的一些趣事。电影联队里的“牲口队”爸爸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直到退休一直从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小时候人家问我爸爸在什么单位工作,我总是说:“在电影院工作”。小时候用过[
阅读全文]
晚饭的时候,问儿子今天放学回家后都做了些什么。“我今天一回家,就弄鼓。”圣诞节前,给儿子买了个YAMAHA电子鼓,儿子新鲜劲还没过,每天练得很起劲。“你应该说打鼓。”“‘打’字听起来太伤害了,我不想伤害我的鼓。”这个孩子啊,EQ(情商)真不是一般二般的,一个“打”字居然让他“打”出了感情,“打”出了伤害?!我今天虽不必像孔乙己一样告诉他“[
阅读全文]
一直觉得中国家长要坚持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说中文,这样即便孩子是中文的“文盲”,但至少不是“聋哑人”。假期里的一天,听到我们家那爷俩叽哩呱啦用英文聊得非常起劲,忍不住敲打他们:“请你们说中文!”儿子立刻反驳说:“妈妈,我和爸爸在说NBA,在说LA的Clippers和Lakers,难道你要我说‘指甲剪子’和‘湖’吗?”Clippers=指甲剪子?!一时被儿子的“指甲剪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