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三城记事

在加拿大已经十几年了。从多伦多到卡尔加里再到温哥华,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知、所信、所说、所做,都愿与你分享。
博文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二章人生的转机
10
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地问我自己,既然是一个知足常乐的秉性,又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为什么还要去一个陌生的国度、进入一个连语言都不通的社会中去艰难谋生呢?后来我感悟到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向往,那是一种对莽莽的原野、无际的森林、蔚蓝的天空和雪白的云朵,还有想象不清楚的一些事物的向往。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二章人生的转机
9
我的新工作单位是在山东省淄博市,叫做: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山节能推广站,但其实和上边只是挂靠关系,后来为解决编制问题,而组建了淄博矿山节能技术研究所,是自收自支的副县级事业单位,从而形成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格局。其业务主要是研制开发和推广矿用节能风机,和承担矿井通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二章人生的转机
8
我自幼喜欢看报纸,很关注政治时事。但不知从什么起,我开始有自己较为独立的思考。后来我虽然在矿山工作,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政治时事,喜欢看报、看电视新闻,也收听美国之音的广播(尽管干扰很厉害)。我常常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当我意识到了整个国家有很多腐败现象存在的时候,当我看到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二章人生的转机
7
1978年我被武汉钢铁学院采选系录取,我以第一志愿,报考了采矿工程专业。到大学之后,在同学们的议论中我才得知,很少有人是自愿报考的采矿专业,大部分是由于服从调配而来的。而我的高考成绩在班里也是比较高的。事实上,我报考采矿专业也算是盲目的,是因为我在初中的时候,读过一部长篇小说,名为《沸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二章人生的转机
6
在“文革”那样的年代,以我们这样的“社会关系”,用功读书是完全没有用的。我们的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会有上大学的机会,参军或是招工的机会也没有,即使是民办教师或是生产队会计这样的职位都没有资格担任,未来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当一辈子农民。在这种情况下,我哥哥和我的堂妹,虽然学习成绩优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二章人生的转机
5
2001年6月3日,是星期日(也叫礼拜天),我们的房东毕先生一家要去教会做礼拜,邀请我们一起去。他们是基督徒,所参加的教会是活水堂北区教会,教会的聚会地点是在距毕先生的家不足1公里的一个学校。我太太前往聚会,也许是因为盛情难却,但我没有去。我自幼接触的全都是不相信有神的人,我的家庭成员中也没有信佛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一章初到多伦多
4
与我们同机到达多伦多并住在同一个家庭旅馆的小钟和小商,他们租好了房子,是在士嘉堡,这是整个大多伦多地区华人聚居的二级市。他们打算在5月28日搬家。加成移民公司也告知我们,如果能够租到房子,两家一起搬会方便一些,否则还需要另外安排。如果不能及时安排车,也许会拖后几天。所以,我们打算一定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一章初到多伦多
3接下来,我们的急切任务是租房子和搬家。按照我们和加成移民公司的协议,他们会为我们搬第一次家,仅此一次。但问题是我们必须自己租房子。好在多伦多有很多华人,出租房子的人家也很多。当时中文报纸主要是三大家:《星岛日报》、《明报》和《世界日报》,其中在《星岛日报》上所刊登的出租房子的广告最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加拿大三城记事--多伦多篇
第一章初到多伦多
2
所谓的“家庭旅馆”,就是普通的民宅改为旅馆,往往只有几个房间供租客居住,房租按天计算。有一个厨房并备有冰箱和全套的厨具,租客可以自己做饭。房费一般是每天$20--$30,这比住普通旅馆要便宜很多。我们入住的这个家庭旅馆,是在一座居民楼内,而旅馆所在的单元内部是两层,下面一层有一个小客厅、厨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多伦多篇第一章初到多伦多12001年5月22日,我和我太太王玲登陆加拿大,开始了我们与在国内完全不同的、作为新移民的新生活。当日,我们在温哥华过海关,没有出机场,几小时后就转乘加拿大国内航班抵达多伦多。多伦多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准备要在这里定居。本来,我们在填写移民申请表时,目的地城市是选择了温哥华,但后来听说在多伦多就业比较容易,所以我们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6]
[17]
[18]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