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醒来发现游轮已经抵达多米尼克,广播里传来了船长的声音:游轮正在做靠岸前的安全检查,一旦完成我们就可以上岸了。于是,赶紧去餐厅吃早餐。
因为当天是圣诞夜,多米尼克是个奉信耶稣(天主教+基督教)的国家,事实上整个加勒比海上90%以上的民众都奉信耶稣,担心大家都去过圣诞节了,LocalTour难找,于是报名参加了游轮上的shoreexcursion,主要活动是去雨林[
阅读全文]

圣马丁岛,位于加勒比海东北部,面积仅87平方公里,却分属于荷兰和法国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小的被两个国家分而治之的有人居住的海岛。虽然南部荷兰一侧的面积较小(34平方公里),但是因为修了游轮码头,旅游业较为发达,有不少高楼旅馆和赌场。北部法国一侧(53平方公里),则以其幽静和美丽,吸引了不少世界名人和大款来此安家度假。
关于圣马丁的殖民史,[
阅读全文]

公主礁,纯白色的沙滩,蓝宝石般的海水,美不胜收的印第安色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之一。而林立的珊瑚礁和成群穿梭其间的热带鱼,又使其成为潜水发烧友的梦想之地。
(公主礁俯视图来自网络)
在巴哈马群岛中,长一百英里,宽只有两英里的Eleuthera岛上,PrincessCruises拥有了这片40英亩的世界顶级海滩,并将其命名为公主礁。
抵达巴哈马后,游轮[
阅读全文]

“公主”,是我们这次前往加勒比海乘坐的PrincessCruises属下的最新一代皇家公主号游轮(RoyalPrincess),她于2013年6月由英国王妃凯特剪彩首航。她的前身,上一代皇家公主号游轮,由戴安娜王妃于1984年剪彩首航。两代王妃也因此被分别称为两代皇家公主号游轮的教母(Godmother)。
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每年有2500多万游客前往那里度假,来自世界各[
阅读全文]

周日要出差飞纽约,正巧好友同一时间要去机场送儿子回国读书,于是开车接我一起去了机场。
在机场前楼道别后,大家前往各自的登机口。在通往登机口的途中,我饶有兴趣的发现了一组新展品,让我不由的联想到了一个发生在网络上的新版《BeautyandtheBeast》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惊觉,值得鉴戒的故事。趁着飞机在跑道上等待起飞,我将照片发给了几位女友,希望她[
阅读全文]

迪拜的奢华和妇女地位的地下不堪,估计是许多人对阿拉伯世界里迪拜的通常印象。有一次,女友们小聚聊到旅游时,有女友表示坚决不去迪拜,不去给歧视妇女的地方送钱去。我不以为然,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有限,往往又远离真实,只要有机会,无论哪里我都愿意亲眼去见识一下。这不,捡了个阿联酋航空的半价优惠,穿着一条破洞牛仔裤,我和两位女友一起来到了迪[
阅读全文]

沙迦,仅次于阿布扎比和迪拜,是阿联酋第三大酋长国。这里没有迪拜和阿布扎比那么商业化,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是中东地区的文化名城。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授予沙迦“阿拉伯世界文化之都”的称号,以表彰其在文教领域的突出成就。
从迪拜前往沙迦大约20分钟的车程。
我们最先抵达沙迦伊斯兰文明博物馆参观(SharjahMuseumofIslamicCivilization[
阅读全文]
之前的几篇《阿联酋影记》引发了朋友们的各种疑问。作为一名匆匆过客,我对阿联酋到访连深度游都算不上,我的游记不过是简单记录了短短几天在阿联酋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如果说这些经历和感受与媒体或与大家对阿联酋的认知相差甚远,这便是这次旅行的意义了--我又亲眼见识了一片与传说中不一样的世界。
昨天读到一篇原名为《“大宗中东行”之从迪拜到阿布[
阅读全文]

浩瀚大漠自古就是阿拉伯半岛上游牧民族贝都因人的家园,他们一生不羁,热爱自由,以游侠精神为上。具有阿拉伯特色的大漠冲沙,是迪拜最具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参加这个活动也让了我们有了一次体验和追寻贝都因人足迹的机会。
太阳落山前,我们随车前往迪拜郊外的沙漠中。
进入沙漠前,司机停下车来给轮胎放气。
吉普车沿着沙丘时而从下而上冲向沙丘的[
阅读全文]

“迪拜的时代已经过去,阿布扎比才是未来“--这是电影《欲望都市》(SexandtheCity)女主角们游览阿联酋后说的一句台词。
不管怎样,写迪拜之前,的确应该先写写阿布扎比。为什么呢,因为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首都,在阿联酋的七个酋长国中,阿布扎比有诸多项第一。也正是阿布扎比,在2009-2010年的迪拜经济危机中出手拯救了迪拜。
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