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博文
(2012-12-08 18:24:54)
虽然大家普遍接受由逻辑的三段论推导所得出的结论,不怀疑它的正确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有可能出现漏洞。这个漏洞存在于A类事物有X的规律的总结中。规律的总结本身就是通过有限的事例进行的,人们不可能去考察无限多的事例,而且不可能因为存在漏洞的可能性就不去总结规律。例如上面白马的例子,如果是一匹被锯掉一条腿的白马,还可以说它曾经有过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24:21)
在描述我们所处的宇宙是怎么回事时,我们需要设定一些作为出发点的公理。所谓公理就是说我没法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我不怀疑它的正确性。公理的设定越简单,由它所推导出的结论也就越坚固。下面给出本书设定的唯一的一条公理,宇宙对称性公理: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不论物质还是意识,没有哪一个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如果完全满足了相同的条件就会得到相同的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20:43)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例1:8:00起床8:30吃饭...例2:坐车从家到单位要30分钟时间。第一个例子描述了某一时刻(钟表短针指在数字8)发生某事(起床),也就是说钟表短针指在数字8和起床可以收进同一张照片。第二个例子描述了一个过程(坐车从家到单位)需要的时间(钟表短指针位置变化半格)。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总是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定义时刻,比如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13:37)


我们说物质运动的过程就是物质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而为了简化这一过程,我们把一切运动抽象为一个点的机械运动,即一个点的三维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另外,我们把三维空间中的点的位置,映射到一维的坐标轴上。即,空间坐标为(x,y,z)的点,变成f(x,y,z)轴上一个点,而三维空间中的点的运动,即位置变化与时间关系,就可以用一个二维坐标系(f(x,y,z),t)[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09:57)
对于客观世界,甚至客观意识,我们有很多研究的方法。而对于主观意识,与其说没有研究的方法,不如说没有研究的对象。我们到底要研究什么?以前人们认为通过冥想的方法,可以对解决有关意识的问题有所帮助。于是在网上查询了一下有关冥想的概念,下面列举其中之一:“所谓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09:08)
关于人的自由意志是来自主观意识还是客观意识这个问题,笔者倾向于下面这一观点。人们经常容易犯一个对于自身认识上的错误,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来自主观自我,也就是说来自那个灵魂。实际上人自以为有的自由意志不过是人脑的功能之一。具体的说,人脑隐藏了运算过程而直接输出结果的这一过程使人脑判断为自由意志。实际上人脑会如何输出结果,取决于人脑的构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06:14)


因为意识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这样在讨论意识这一概念时我们也将它分成两个层面、客观意识层面和主观意识层面。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是在不同层面讨论意识时的意识概念,注意不是一个意识变成了两个意识,而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认识意识。客观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是通过客观方法可以研究,解释并包括意识的全部客观性的意识概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8:01:39)


我们在考察事物时总是从某一个侧面或者说以某一具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对于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关注,获得该具体科学领域内的描述。而该具体科学则是以研究上述物质运动形式或意识活动为目的的。我们说从该物质运动形式或意识活动的“层面”来考察事物。也就是说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有专门的具体科学作为研究手段,总结出独立的运动规律。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2-08 17:37:27)
在谈论物质的运动形式之前,我们需要定义运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运动的粗略定义,即,运动就是状态随时间变化。说它粗略,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运用了状态和时间这些概念,而没有给出定义,因为这些概念应该由具体科学给出定义。也就是说,这些概念会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定义本身只是一个表述框架,也就是说,定义本身似乎只是半句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存在于意识之外,物质和意识关系中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对于物质概念给予了严格的定义,这里我们引用列宁给出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