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卑斯山在意大利东北部分被称为多洛米蒂(Dolomiti),山脉巍峨迤逦,冬季是滑雪胜地,到了热天便成了徒步天堂,徒步路线有难有易,有长有短,蜘蛛网似的遍布整个多洛米蒂山区。我们到多洛米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拍几张风光片,到山里拍片吃住怎么办呢?我在北美上山拍片的话,一般就在车上或者野外凑合一晚,肯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的,这样过一天可以,[
阅读全文]

牙买加是加勒比海域里的第三大岛,面积1万1千平方公里左右,人口3百万,92%以上是黑人。15世纪末被西班牙登陆,17世纪中期英国打走西班牙后与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开始全面殖民统治牙买加数百年,直到1962年独立,独立后牙买加加盟英联邦。现在牙买加的经济主要来源是旅游业和种植业,出口著名的蓝山咖啡、蔗糖、朗姆酒和香蕉。牙买加在我的印象中非常鲜[
阅读全文]

英国南部靠海的地区被称为侏罗纪海岸,历史悠久,跨越1亿8千万年中生代时期,由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悬崖组成。侏罗纪海岸是UNESCO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伦敦人度假的好去处。我们是中秋节那几天去的,第一站是杜德儿门(DurdleDoorHolidayPark)景区,住在一个叫拉尔沃思湾(LulworthCove)的小渔村里,村子里的房子古老而有趣,有些房顶是草垛,蘑菇状,其实建这种草[
阅读全文]

东加勒比海岛链中两个小小的火山岛安提瓜(Antigua)和巴布达(Barbuda)合在一起是一个国家,简称安巴。人口不到10万。1632年英国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前,岛先后被西班牙和法国殖民者占领过,后来被英国夺去,此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81年宣布独立。独立后仍是英联邦成员国,在政治,司法,和教育方面仍全面承袭英国体制。岛上人口大部分是黑人,其次是黑白[
阅读全文]

7月初的一天开始了印尼爪哇岛的行摄之旅,到泗水机场与小伙伴们汇合,地陪依普奴和司机来接机,他们负责我们的吃喝住行一切后勤。小伙伴们比我们年轻许多,对摄影的侧重也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热衷拍视频、延时和飞无人机。当天我们一行6人在泗水闹市区一家中餐酒楼吃晚餐,诺大的酒楼只有我们一桌客人,成排的服务生围着我们团团转,舞台上一帮艺人唱歌助兴[
阅读全文]

圣马丁岛非常有趣,面积很小,只有87平方公里,人口8万多,还属于不同国家:它一半属于荷兰(SintMaarten),一半属于法国(StMartin)。准确地说,属于法国的那一半面积要大些,大约占全岛面积3/2。人们可以在岛上自由往来,但是如同两个国家一样,各自都有自己的语言、政府,发电厂,邮局,电话系统,等等。两国在岛中间有一条象征性的“国界”,开着车15分[
阅读全文]

巴哈马群岛链位于加勒比海北端,与大西洋相连,有700多个海岛和2400多个岛礁,这片海域中密密麻麻的小岛屿称之为“礁“(Cay),多数都无人居住,游轮业兴旺后,主流游轮公司都到巴哈马去弄一个私家小岛礁,在岛上设立游乐浴场设施,为游轮客专用,不对外开放。私家岛所属游轮公司
1可可礁(CocoCay)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
2大马镫礁(GreatStirrupCay)诺维[
阅读全文]

加勒比波多黎各东面的一片海域有密集的,彼此相隔很近的小岛屿,即维尔京群岛链(VirginIslandsArchipelago),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岛礁,小到几平方公里,大到几十平方公里,多数无人居住。哥伦布最先发现维尔京群岛,西班牙人根本看不上这些边角料,荷兰人曾占领过,英国人又去抢过来,经营种植业,开糖厂,做酿酒生意,人口在18世纪末迅速增长,从美国过来一些移民[
阅读全文]

法属波利尼西亚是泻湖天堂,泻湖是由珊瑚礁环绕的浅海区域,特点是浪头小,无揣流,特别适合浮潜,每到北美的冬天,这里就成了度假天堂,乘游轮来这里跳岛游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度假方式,缺点就是从北美一来一去需要的时间很长。波利尼西亚的主岛是塔希提岛,也称“大溪地”(Tahiti),游轮必停之处,另外两个必停之处就是波拉波拉岛和茉莉亚岛(Moor[
阅读全文]

按照行程计划,我们第三个参观点即下一站是去看一个文化社区,不过由于时间安排得太满,大家抱怨没时间购物,老美到了古巴不买些雪茄、朗姆酒、咖啡之类的特产回去实在想不过,跟莉迪亚商量后,她决定在路上带我们去圣卡洛斯古堡的商店购物,属于额外安排。圣卡洛斯堡规模庞大,保存完好。
下车后跟随莉迪亚走,半道上碰到一个古巴黑人,莉迪亚跟他热情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