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个人资料
博文
考虑民主的绝对性就是单纯从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考虑经济社会安定等其他因素。  可以说天安门是公共场所我们就是有权在那里发声, 而且是无限期的。   但是要全局考虑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要考虑民主的相对性。 民主与言论自由不是生活的唯一一部分。 相反,民主是给予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个工具之一,不是全部。 这就至少要考虑到占领天安门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64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还是应该让保留记忆,需要各方面不同观点的人本以诚意讨论,并为中国发展民主做应有的铺垫。 必须承认,中国现在相对于西方,人民没有做够主,言论不够自由。所以大方向仍然是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伴随人民素质的提高,逐渐向民主前进,打开言论。 难就难在如何在稳定的基础,不影响经济发展上。这是一个持久战。6[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大多数人(包括我)的认识都是片面的 大多数人对64这么大一件事的认知不外是自己亲历,看报刊广播电视视频,然后就是小道消息。一个人分身乏术,自己的经历一定是有限的,这是最真实的,但也是最有限的。就算64当晚,你在同一时间,也只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呆着,很难看到全景,很难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我当时在北京,但并没有置身其中,只是到天安门走了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总结一下问题:人类从整体上工作时间不比过去减少,是否代表倒退? 为讨论方便,这里不去纠结到底应不应该算上家务,也不去纠结到底跟哪个时期比.只是笼统地说,人类特别是美国人与中国人,工作时间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有越来越忙得趋势. 1.回首过去: 必须承认:即使劳动时间没有减少,但是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人们的选择更多, 视野更广.代表着人类的进步. 2.反观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5-30 16:06:35)
阎颜的事闹了大半个月,阎关了博客,这事算静了下来。写这篇主要是总结一下留个备案whenmomoryisfreshanddocumentsavailable. 群众对颜宁的不满大概有四点: 1。自称网红。颜宁其实冤枉,据我了解她这是躺枪,说她做网红的是做标题党的报社小编。具体见此贴。而且当网红科学家也不是坏事。具体见我喜欢的科普节目与网红科学家。 2。自称解决了五十年的难题:葡萄糖转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这两天,也是个机缘,好几个ideas凑到了一块儿,成就了百利而无一害的“少吃族”,可以自然地做到身心健康,身材苗条,保护动物,保护地球,还更有条件品尝天下,成就美食家。 先是海洋蓝吃海鲜一贴,勾起了我对以前碰见过的法国人吃饭的回忆。其特点也就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细嚼慢咽:将切割成小块的食物塞进嘴里,以两秒钟一次的速度,细细咀嚼,慢慢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各国,各人与各家条件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不能一致要求。不能因为节约委屈了自己。委屈自己的事无法长久。当然,审视一下自己真正的需要,不但有助于减少浪费,而且可以另你心情舒畅。 对于节约与环保,包括减碳,最需要的不是个人在生活方面的克俭克勤。有以下大规模的手段: 1。绿色建筑:改变设计。 2。smartGrid:根据需要供电。 3。自中国拒收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了颜宁三篇论文特别是有关机理部分的讨论,论文引用的某些文献,以及阎的博客文章后得出以下结论: 1. 从阎润涛的角度看,他是很有理由不服气的. 特别是在发现转运蛋白经典论文之前.  2. 如果我们生活在绝对真空, 也许象脖子粗所说的一样"引最好,不引不是罪". 但是我又查阅了自然杂志引文规定,得出结论: 颜宁直接引用阎润涛的文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学术之争。 其实也没什么好争的。  (1) 颜宁在Nature等PeerReview的杂志上发文章。  如果有重要遗漏, 评审人都会让她补上。 老阎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文章是二十多年前的文章, 这么多人不知道或者知道没有把老阎的文章提上来,有可能有诸多原因: 评审科学家也没看过, 评审科学家认为不重要, 阎文没有影响力等等。总之, 阎文对颜的没有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前言
写这篇是为了回应昨天网友提出的一个明确的论题。因时间篇幅所限,也力求简明,集中讨论“人为”二字,不讨论有关变暖的其他话题,并且只摘录了很小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证据。 1.论据概述 (详述随后) 1.1大气层温度指纹证明现在的变暖不是太阳辐射所致(非主因) 1.2二氧化碳是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不详述)。目前二氧化碳的浓度是410ppm.而截至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