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种政治智慧。这封信到底有还是没有?这封信到底烧了还是没烧?到底有谁看过这封信的正文?谁说的烧了?没一样是清楚的。表现周公政治智慧的不是“有或无”,不是“烧了还是没烧”,是传说的"据说烧了“的据说与传说。在千篇一律的舆论环境中,咋说您就得咋信,问题是很多年后,中宣部说话不算数了,或者阿狗阿猫可以提疑问了的时候,[
阅读全文]
如果日本在虹口,对犹太人采取了德国法西斯的方式,美国犹太人能饶得了天皇?--转载者上海虹口曾在二战期间收容了2万多犹太难民,至今“东方诺亚方舟”仍是全球犹太人的温暖回忆。
昨日,曾吸引大量犹太难民聚会的白马咖啡馆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一起重新开放。在复建的白马咖啡馆门前,一座名为《风雨同舟》的雕塑也同时揭幕,来纪念上海人民的人道主[
阅读全文]
烧掉了,真相就不可能被盲目追求了,说有就有说没就没,均无证据,历史就虚无起来了,研究(实际是解说)历史的专家们,最好不要引用这个“资料”,或者专门引用它正是因为可以无凭无据--转载者这里所说的《毛泽东致江青同志的信》,是指毛泽东1966年7月8日那封“在西方的山洞里住了十几天”的信。就是这样一封几乎可以认定为文化大革命纲领性文件的[
阅读全文]
几个工人贫下中农家庭能够做到?虽然好些人家也非常地想。若是战争年代,能有全家皆兵,令人敬佩,大多正值上山下乡期间而入了伍,实在实在不是件可以炫耀的事,宣传部门帮腔,千万别帮倒忙啊--转载者
1949年7月16日,张海阳出生时,张震任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刚刚辅佐粟裕司令员胜利解放了大上海。张震接到夫人马龄松打来的电话,说又生了一个男孩,&ldquo[
阅读全文]
说到日本的投降,想起老爸说的一段轶事,就在70年前的这些日子里发生的,说出来大家看看玩玩,别做政治鉴定。
老爸在日本投降前不久失了业,就和老妈一起回泸州老家吃外公的闲饭,外公的地主虽小,添三个碗还是不在话下的。
突然日本投了降,老爸有个路道很粗的朋友,东钻西拱,获得一好机会,立刻给家父写了封信,声称“赶紧来重庆,我带你去上海发财&[
阅读全文]

全是福建路,到可看出点那时的生活风情,第一张的赤膊师傅,第八张旁边有个女人挑担倚墙而立,脚到不小应该是个广东客家人,最后一张穿背带工装裤的,定规是个工人阶级。不过,我咋看都觉得要比1940年早很多的,各位老梆看看帮帮忙,鉴别一哈子喽--转载者駿慎行,福建路16號。老陸稿荐,18號
389.駿慎行,福建路16號。老陸稿荐,18號.jpg(626.16KB,下载次数:0)下载附件[
阅读全文]
我家四川人,家父整个抗战“八年”均在重庆,但从不说在“重庆抗战八年”,而且胜利后到上海,很见不得那些学着四川话“老子在重庆抗战8年”的下江人,老爸说“在华北前线抗战还差不多,哪能说自己在后方抗战这种不要脸的话?”
祖父就职于盐税机关,抗战初期是乘坐最后一班武汉到重庆的船押解大批盐税款,路上有职员图谋分此款而往上[
阅读全文]
如果政委懂军事,那么还要军事主官干什么?一人双挑齐活,解放军战争年代这种例子多得很,反之,军事主官政治力量很强,也一样。
如果政委不懂军事(战争年代这种人很少),打仗时要不不说话,要不乱插嘴,结果都不会好。
那么,政委的作用实际就不像说的那么大了,只是在不打仗的情形下,政委才有“用武之地”。
后面的回忆录里,看到的好像没有那[
阅读全文]
几坛吵架甚多,没劲,看到一篇啥东西,转来大家看看,在下觉得这些好像才是几坛应该的吧,不做考证,看看而已---转载者夏衍与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由佐尔格1930年初来中国所建立。佐尔格后来由于受“牛兰事件”牵连,为掩饰身份撤离了中国——他后来又赴日本,并在日本建立了世界谍报史上最有名的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