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那位问到上海的武斗,问者似乎较年轻,其实上海不止攻打上柴联司一次,工总司交运联络站围攻上体司不算小,南站那回也不算小,建国路消革会和公革会几乎动枪,唯一动了一枪的大该就是二军大了,708所好像传闻打得核潜艇文件丢失,但总的来说比不上全国的形势一片大好。 瞎猜原因,最重要的是中央,以中央文革为代表,中央文革又以张春桥姚文元为代表,不希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刚刚跟了一贴,再说点自己的看法。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出发点大致是为子女的将来着想,但凡对孩子成长可能会造成阴影的事情,尽量避免,尤其是和整个社会形态教育等不甚符合的,更是小心翼翼地躲开孩子幼小的心灵。 各位网友们,从个人自述的家境来看,不少兄弟姐妹的家长在各个政治运动中都或多或少受到点影响,请问,哪位知道详情? 那些开国元勋们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解放初期,所谓农村出来的考生,实际也是县城甚至更大城市的学生,小城镇和农村的界定不明显,因为人人只要愿意,立马可以把户口迁到城里。
随着什么什么的进展,户口制度严密化了,农门之差要鲤鱼才能跳了,农是农城是城,楚河汉界难过蜀道,农村同学读高中基本还是得到县城,当然考取大学自然蹦出来了,考不取还是可以跳的,比如朝阳沟里那栓保,木考取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宜兄写的博文里,我很赞同那句40%是从农村出来(大意)的,我不是农村的也不是红五类,但我赞同政策向农村倾斜,那儿的教育资源已经比城市少了,招生时再像如今那样加以歧视,也太不公平了。
从来教育资源分布顺序,是大城市小城市近郊农村等一步一步排下去,那边远山区,有个学校就不错了,还能管什么?这里的学生,见少识难广,考试成绩较差就不是学生的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尽量不转载,挡不住读到有趣的文章,还是要给大伙看看,然后发点感慨,对这些“名作家”之流,若是学的是理工,解放后有那个年资了,咋的也能当个大学教授或工厂设计院等的高级工程师吧,工资待遇不会低,危险性则大大的减少了,问题在于搞技术的比较容易管住嘴,哪位见过中科院那几位大牌科学家咬来咬去?木啊。而人文科学的那些人,张嘴东说动手西写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1-15 14:15:37)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吃字当先,穿字其次。没有穿最多不要脸,没有吃可就了不得了。昨日爬了一次梯子,自然得准备些货色,本人尚算熟手,做点面食去糊大家的口。包子有肉可不是不在摺上么?但本事还得看里面能放多少?外形不能难看,那摺子虽然没肉,长相不能不顾及。0花卷的窍门是要翻得适当,葱是不能少的,盐是不能多的,油则必须均匀分布的,卷儿卷儿还得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天前见到有人说到上海如今无上海话了。,联想到我们从小在外面与小朋友后来中朋友大朋友的交流,很自然地就是上海话,所以那个上海话的流利不是学出来的,而带些什么口音呢又是看左邻右舍是些什么地方的人,总而言之,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若是讲上海话手的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宁波话。今儿想起同字异音的现象例一:大的大学例二:问问题第三例:人家的家庭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靠衣马靠鞍,长相不够衣服帮忙凑一凑,溜肩垫一些,驼背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胸涨起来,到培罗蒙试试看,男装到培罗蒙,女装好像是鸿翔,绣花鞋到小花园,吃排骨年糕到鲜得来,吃官司到提篮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些网友或很年轻根本没有老毛时代的生活经历,或人云亦云地跟着说,好像老毛泽东时代上学时不要钱的,看病是免费的,人人是一定有工作的,干部是不敢对职员(现在该称员工了)咋办的,物价很低所以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家六七乃是十个八个人的。事实不是这样的啊,这些福利没有这么多的,即便是有哪一部分,也是与贫下中农是没有关系的,那些或多或少的好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说房子,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那时上海谈住房,卫生间厕所间马桶间。
习惯上海把房子分为:
1.花园洋房---例如高安路衡山路那些独栋“别墅”
2.高级公寓--河滨大楼,武康大楼
3.新式弄堂--新康花园上方花园懿园
4.新式石库门--永嘉新村
5.老式石库门--步高里
6.棚户区--平阴桥三家里
7.解放后加个工人新村--江南新村日晖新村
区别的依据?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96]
[197]
[198]
[199]
[20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