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简体诗词的基本精神与写法
当今诗坛出现很多问题,前人留下的传统诗词典雅风格,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而五四後「语体诗」(或称「新诗」,实乃误用名词)的创作仍然呈现紊乱。推想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实由於传统的音韵格律缺乏跟随时代精简改进以及学校教育的广泛支持,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渐渐不被基层的群众认知欣赏;同时也因为大量现代化的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简体诗词举例介绍之(2)--千古佳作「花非花」
依据前此所讨论的简化音律原则,许多古代的诗人早已经在简体诗词方面作过尝试,只不过那时没有用简体诗词这个名字而已。李白,白居易等人都是这方面的先驱。我想,如果不是因为科举的影响,这种形式的诗词作品,必定早已大放光芒。诗人们奔放的情感,高雅的意境,心中的节奏,本来不该受制於别人武断的格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简体诗词举例介绍之(2)--千古佳作「花非花」
依据前此所讨论的简化音律原则,许多古代的诗人早已经在简体诗词方面作过尝试,只不过那时没有用简体诗词这个名字而已。李白,白居易等人都是这方面的先驱。我想,如果不是因为科举的影响,这种形式的诗词作品,必定早已大放光芒。诗人们奔放的情感,高雅的意境,心中的节奏,本来不该受制於别人武断的格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1-21 18:37:19)
红梅花语
两天前,我写了一篇短文,举例说明及介绍“简体诗词”,多谢好几位朋友回应。原文因为考虑到篇幅问题,未能详细说明何谓简体诗词。诗友小二嫂来信询问,她的一首题画诗,是否可算简体诗词?一时事忙,还没来得及回信,等到今天上网想来作覆,岂料网上稿件群集,直如湍流奔腾,才两天前的文章竟然“流去”了好几页,不易寻找,直令人顿兴“後浪推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1-20 20:48:00)
读数峰诗友咏竹诗有感
竹 作者:数峰
一从破土顶千钧,
雨晦风潇日日新。
但展气节岚岫处,
依然挺立是虚心。
古典韵味诗词的妙处,在於能藉由一些意在言外的隐喻字句,而引起知音读者的内心共鸣。有时短短几句的共同语言,便可胜却长篇文字。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数峰诗友在今年1月15日写的一首咏竹诗,突然让我的思绪时光倒流到2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举例说明及介绍“简体诗词”
短引
简体诗词基本上是我们近年来提倡的一种简易写法体裁的诗歌。原则上,我们希望推陈出新,推行有韵味而且容易入门写作的中国诗歌,目的是方便普及大众。
一.简体诗词是一种把诗词曲和语体诗的写法都融合为一体,而依照最简化的韵律而写的诗歌。重点是∶不依照陈旧的诗词曲谱和格律,但是要传承中华诗歌的古典韵味。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久没上文学城,今天无意中浏览诗词,发现有一篇推荐文章,题为"必要的声明,有用的讨论",居然是我的旧作。那是三年多前(2007)我和几位网上朋友谈论诗词写法及"简体诗词"时,留下的一点馀韵。承蒙班主慧眼不弃,留存公开,特在此致谢。
岁月荏苒,人事变迁,三年来文学城中,似乎也有一些风格上的变化,大体说来,进步很多,诗词比以前优雅,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久没上文学城,今天无意中浏览诗词,发现有一篇推荐文章,题为"必要的声明,有用的讨论",居然是我的旧作。那是三年多前(2007)我和几位网上朋友谈论诗词写法及"简体诗词"时,留下的一点馀韵。承蒙班主慧眼不弃,留存公开,特在此致谢。
岁月荏苒,人事变迁,三年来文学城中,似乎也有一些风格上的变化,大体说来,进步很多,诗词比以前优雅,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國詩歌的音韻格律與體裁
高亦涵
引言
最近發現﹐網上有不少熱心讀者討論中國詩詞的音韻和格律。這是個重要的基本課題﹐引起各方爭論已經好幾十年。雖然有些地方﹐近年來似乎漸有走向部份共識的趨勢﹐但是進步緩慢。一些新生代的朋友﹐似乎對前人的言論關注不深﹐對許多文獻書籍似也缺乏耐心去仔細研讀﹔因此每過一陣子﹐就出現一批同樣主題的論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