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者即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也可以尝到酒的洌香,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br>评点:喝酒是我的最爱,真担心哪一天在醉的一踏糊涂时,被人像虾一样佐以杯羹。嗜饮酒者慎之慎之。<br>残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81613a5><br><br>第九名风干鸡<br><br>风干鸡:做这种东西时,需要一定的手法速度必须非常快。这是藏菜,大师以极快的速度拔毛、取脏、填调料入鸡腹、缝上、挂于通风处(未放血杀死)。这时鸡必须还是活的,然后如风铃一般在风雪之中“咕咕“直叫,其景慰为壮观。<br>评点:看古龙的小说中,与西门吹雪对决的人,往往一招过后,低头一看自己胸口一个血洞正在流血,然后才反应过来中招了。我想这鸡也差不多,经过大师的折腾后,低头一看,毛也没了,内脏也换了,才会明白过来:完了,中招了,可怕的是还不死。<br>残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99d65ae><br><br>第八名龙须凤爪<br><br>龙须凤爪:非常考究的一道菜,龙须是活鲤鱼的鱼须,凤爪是活鸡掌下正中的一块精肉。具体烹饪方法不详。 <br>评点:吃这道菜时,后堂院中必然有一群瘸两足的鸡,池中必然有一群食不知味的鲤鱼,可怜芸芸众生。<br>残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a714a61><br><br>第七名活叫驴<br><br>活叫驴:你吃过新鲜的驴肉吗?再新鲜的驴肉也不过是刚杀的驴吧?活叫驴则不同,驴根本不用杀,直接从活驴身上剜肉。听着后堂的驴惨叫,前厅若无其事的正在食用那只驴身上的某个部分,真正是色香味声俱全。 <br>评点:记得山海经中有一种叫息肉的东西,吃它的肉,它会复生。还有中国传说中的安息牛,也是可以割食的,几天后它自然恢复。可是驴并没有这种本事呀?这种残忍的吃法,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刑罚——凌迟。<br>残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b49e014><br><br>第六名——烤鸭掌<br><br>活鸭放在烧热的铁板之上,把涂着调料的铁板逐渐加温。活鸭因为热,会在铁板走来走去,到后来就开始跳。结果鸭掌烧熟了,鸭子却还活着,切下沾满调料的鸭掌,即可直接装盘上桌,活鸭子做其它菜用。 <br>评点:《封神演义》中就有“炮烙”两手,渐闻其手掌焦臭,纣王哈哈大笑。看来纣王后继有人了。 <br>残忍度:★★★★ <br><br><img src=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bf5b21a><br><br>第五名——铁板甲鱼<br><br>将鲜活的甲鱼投放在配好调料的凉汤中,用慢火煨。当水渐渐升温后,活甲鱼就会因为热而大量喝汤,调料自然就进入了甲鱼的体内。火越来越热,看着锅中甲鱼痛苦的翻滚,举箸之人兴奋异常。等到甲鱼熟了,甲鱼喝下的汤汁使甲鱼肉味中都有汤的味道,据说鲜美无比。 <br>评点:妙就妙在用慢火煨,杀死时绝不可以一下就弄死它,而是享受慢慢折磨和虐待生命的乐趣。公安人员可以参考。 <br>残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c9b60ef><br><br>第四名——浇驴肉<br><br>这道菜也是和驴过不去,活驴固定好,旁边有烧沸的老汤。食客指定要吃某一部分,厨师或刽子手便剥下那一块驴皮,露出鲜肉来,再用勺舀沸汤浇其肉,等浇得肉熟了再割下来,装盘上桌。 <br>评点:据说吃这道菜的,大部分并不是为了吃菜而吃菜,纯粹就是为了看如何浇驴和驴的面目表情。 <br>残忍度:★★★★★ <br><br><img 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d3e94ec><br><br>第三名——三吱儿<br><br>刚出生的小老鼠(活的)一盘,调料一盘。食用者用筷子夹住活老鼠,老鼠会“吱儿”的叫一声(这是第一吱儿);放到调料里时,鼠又会“吱儿”一声,(这是第二吱儿);当放入食用者口中时,鼠发出最后一“吱儿”。<br>评点:吃小老鼠的人可耻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发明这道菜和起这残忍名字的人。“三吱儿”,把残忍的食用生灵的过程,归纳在一起,不能不说是罪大恶极。<br>残忍度:★★★★☆ <br><br><img src=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6fd86fcf0530><br><br>第二名——活吃猴脑<br><br>一个中间挖洞的方桌,几个人围桌而坐,中间的洞象火锅,正好容一只猴子的头伸出。厨师牵出一只活泼可爱的猴子,让猴儿的头顶从小洞中伸出,然后用金属箍住,并且箍得非常紧。再用小锤轻轻一敲,头盖骨应声而落,猴的脑浆就完全裸露在食客们面前。这时,食客将汤匙伸向红白相间的猴脑,随着猴子垂死的惨叫,拉开了生食猴脑惨烈的序曲。 <br>评点:写到这里,手都在发软,难以想象那些人是如何吃的下去的。想想那只猴在桌下的惨状,想想如果是食客本人被这样活生生的开颅,还这样有趣么? <br>残忍度:★★★★★ <br><br>第一位: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在广东和台湾一带流行的**汤,就是将几个月大的或是足月的**胎褒汤。<br>残忍度:★★★★★★★★★★★★★★★★★★★★★★★★★★★★★★<br><br>大多网友认为:看着这十道菜,越到后面越觉得头皮发麻,想吐了~~~~~~~<br><br>真的不了解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吃动物们,甚至还有人~~~<br><br>只能说嗜好这些菜的人真是心理变态了!!!!!!!!!!!!!!<br><br>他们是不是觉得这样会使得他们很有品味,与众不同?????????<br><br>惨绝人寰啊!!!!!!!!!<br><br>(推荐阅读,来源四川新闻网))
中华应当剔除的不良文化:中国十大最残忍的菜(组图)
第十名醉虾
醉虾:故名思义,把活虾放入酒中,没一会儿虾就醉死了(应该说是醉了)。食用者即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也可以尝到酒的洌香,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评点:喝酒是我的最爱,真担心哪一天在醉的一踏糊涂时,被人像虾一样佐以杯羹。嗜饮酒者慎之慎之。
残忍度:★★☆☆☆
第九名风[
阅读全文]
21日晚,莫斯科市政府出动大量警察和法院执法人员到一居民区,封锁道路后把住户赶出房子用推土机开始强拆。住户称事先没有接到通知,有些人没有找到栖身之地;官员称所拆房屋是违章建筑他们只是依法办事。28日,俄议会人士称冬天赶人出家门让人无法接受。
据新华社电俄罗斯莫斯科市政府一桩拆迁行动引发全俄关注。被拆迁居民认为市政当局只为卖地赚钱;[
阅读全文]
ZT:号召吃狗肉的无耻之徒,如果你要骂,请看完这篇的每一个字再骂!
近来在天涯上,经常看到一些号召吃狗肉的文章,我感到十分反感。
我不是狗粉,也从不吃狗肉。对于某些狗粉和号召吃狗肉的人,我都感到反感。
1,对于一些狗粉:我曾在深圳南头附近看到一个中年男,在遛狗的时候,让他的狗在大路旁大便。对于这种狗粉而言,他们的自私而没素质的,他们[
阅读全文]

中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又杀回来了?
BBC中文网
上海有毒奶粉被查一年后才公布消息
近日在中国再次出现的食品中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由于媒体星期一的报道,又一次引起公众关注。
报道公布了贵州省卫生厅近日发布的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名单,其中包括上海的熊猫乳品和山东淄博的绿赛尔乳品等。
这一消息立即招致社会各界的众多议论,最大的担心是三聚氰[
阅读全文]
<br><br>《泰晤士报》记者韦德找来了3名品酒专家和一名剧作家一起品尝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威士忌。<br><br>原先的用意是以此纪念苏格兰诗人彭斯的生日。<br><br>韦德向BBC中文网表示,计划是以新上市的1种英格兰品牌威士忌和3种苏格兰品牌的威士忌对打,以比较轻松的方式来看结果。<br><br>门前叫阵<br><br>大家都知道,威士忌可以算是苏格兰的特产,现在英格兰也有人生产威士忌,正好拿来“作文章”。<br><br>根据欧洲的规定,只有年份在3年以上的威士忌才能正式销售,一般而言威士忌品酒,却最好是能够一次品5种。<br><br>但是市面上很难找到3年左右的威士忌,所以担任这场品酒会主审裁判的麦克里恩贡献了一瓶已开封的2年台湾噶玛兰威士忌(样品小瓶装)。<br><br>品酒会采取“蒙目”品尝,除了帮忙上酒的餐馆老板普拉伊诺之外,没有别人知道哪个杯子里头斟的是哪个牌子的威士忌。<br><br>结果却是叫人大吃一惊,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台湾的噶玛兰威士忌得分最高。<br><br>打分数<br><br>这些评审可不是省油的灯,例如麦克里恩本人是30年经验的品酒专家,在威士忌酒界地位极高。<br><br>另外还包括一位烈酒专家、一位百货公司名酒采购的顾问。<br><br>麦克里恩向BBC中文网表示,虽然计划是轻松的,但是裁判们评审起来可是丝毫不留情面。<br><br>例如有的威士忌味道就被评成“腌包心菜”、“浴盐”、“令人反胃”,有一个品牌的威士忌则被评成是“烧舌头”。<br><br>“深感光荣”<br><br>协助噶玛兰威士忌在台湾宜兰设厂、担任制酒顾问的斯万则对BBC中文网表示,首先是对这个结果感到光荣,但是不感到意外。<br><br>斯万说,噶玛兰威士忌是花了很大的心血,配合台湾的气温,调制特别的配方和流程。<br><br>他表示噶玛兰威士忌先前就已经在美国旧金山和英国伦敦的酒展上夺奖。<br><br>斯万自称“早就知道这个威士忌应该就是好威士忌”。<br><br>不过按照凡事都有进步空间的说法,斯万说,他个人感觉噶玛兰威士忌口味上可能稍微“尖刺”了一点。<br><br>这位酒厂顾问随即强调,台湾的酒厂即将在春节推出陈年威士忌,口味应该会更醇厚一些。<br><br>斯万说,他会建议酒厂老板留些噶玛兰威士忌给欧洲市场,让欧洲也尝尝看这个“跌破专家眼镜”的台湾威士忌。)
“什么!?这是台湾威士忌?”
BBC中文网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威士忌对垒,却杀出了个台湾来的程咬金。(相片取自台湾噶玛兰酒厂网站)
《泰晤士报》记者韦德找来了3名品酒专家和一名剧作家一起品尝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威士忌。
原先的用意是以此纪念苏格兰诗人彭斯的生日。
韦德向BBC中文网表示,计划是以新上市的1种英格兰品牌威士忌和3种苏格兰品牌的威[
阅读全文]
默克尔总理访华,丢尽了德国人的脸面。
虽是一国领导人,但默克尔在南京却处处像一个普通客人。
除了入住索菲特银河大酒店的普通套房外,昨天早餐时,酒店本来准备了两套方案,房内用餐或是在只为贵宾服务的46楼行政楼层索菲特会所用餐,但默克尔总理坚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样去7楼锦绣西餐厅,而且不进VIP包间,和随行的德国工作人员一道在大厅吃自助早餐。[
阅读全文]
,司机非常准点守时,坐起来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我琢磨,随着汽车的普及,将来全部搬迁到产业园上班,公司的车辆管理是不是也能这么借鉴呢?<br> ——不可思议地“守规矩”。德国人守规矩是出了名的,有几件小事,可以充分证明。路上开车,如果你想左拐走超车道,不小心让后面的汽车司机踩了刹车,那就意味着你的犯规。十几天里,我还真没发现有人犯规。酒店到机场的大巴,每30分钟发一趟,时间没到,即使车里挤得水泄不通,人人喊早点发车,司机也是无动于衷。最搞笑的是,从布劳恩回奥格斯堡,司机按GPS指定的路线走,到了城里,明明前面就是我们住的酒店,但司机就是坚持要按GPS走,结果车子绕酒店跑了几大圈,硬是多走了十几分钟的冤枉路!<br><br> 开阔视野 增长技能<br> 吴鹏程<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33249853d12747d2a1afebc60bd1374d.jpg><br><br> 作为世界知名的印刷设备制造厂家,曼.罗兰公司的产品一直都深受各印刷厂家的信赖。在他们的生产现场,整个设备的组装成型是由很多的工序共同完成的,每道工序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在参观三个印刷厂的过程中,我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制版设备无一例外地紧挨着生产车间,出来的印版均由传送带直接送到操作台。有的印厂机台操作台上增加了一个显示屏,专门显示产品的版面内容,既可以对照内容查找错误,又真实地还原了图片色彩。奥格斯堡一家印刷厂的一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三幅罗兰机深深吸引了我们,它拥有自动上纸系统、半自动上版装置和灵活多变的转向装置。他们的纸卷经过人工剥皮处理后,就发送到储纸轨道,印刷机会根据不同的生产自动选择所需纸卷,随后干净利索地自动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定位、安装、粘贴附带信号膜的胶带、更换新纸卷、卸载并收集小筒芯,整个九纸架只需要一个人。在奥地利一家印厂的邮发系统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系统配置很齐备,整排的贮纸轮按照不同的要求贮备着相应的报纸,还有自动白边裁切装置、自动粘贴标签装置以及自动分发系统。整个车间不仅恒温,还十分注重湿度,配有湿度仪和加湿器,做到科学生产。<br> 德国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但是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很注重节约。曼.罗兰公司食堂里的食品很丰盛,但不论高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不允许剩饭。参观的几家印刷厂,也是对原辅材料做到物尽其用,没有一点浪费。其中的一个细节令人记忆犹新,纸架换纸后的小筒芯,他们有专人将筒芯上的余纸剥离开,分开收集回收。<br><br> 敬业严谨的德国人<br> 陈江汉<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0bc8a8102a4f4cc4975ca994d081f7fd.jpg><br><br> 德国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很有特点。 一般情况下, 他们先讲解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 放心地让我们动手,只是 在 最后把把关。在 学习 中,我仔细地观察德国师傅的每一个动作, 结合技术资料 反复琢磨 他们 的 工作方 法。 德国 师傅每做一件事,我都紧紧地盯着看。哪怕是拧一个螺丝,摆放一个零件,我都不放过。心里还琢磨,为什么这么做?要是我来 ,该 怎么做? 学 习期间, 我们争先恐后地 动手 操作 。经过这次锻炼,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有了提高。<br> 德国企业管理制度 要求 严格,上班报到要打卡,下班离厂也要刷卡 ; 工作时间不允许聊天,不 允许 坐着、抽烟、吃东西等。职工一般提前10到20分钟上班,事先做好 更 换 工 装等准备工作。德国工人 工作 认真、负责。在车间一线工作的师傅年龄都比较大。多数在车间里干了十几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规工作 尽管已经 轻车熟路,但是他们 依然 认 认真 真 、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经手的 设备 严格按规程检查,拆卸时非常仔细,安装时十分谨慎。给人的感觉是,就象给自己修车一样非常用心。跟着这些德国师傅工作,不仅学到技术和经验,也学到了为顾客负责的敬业精神。<br><br> 热情友好的德国人<br> 王豪阳<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1ade601d2769454b8abb97e3d2e0a8f0.jpg><br><br> 折页机和纸架是我们这次学习的一个重点。走入罗兰公司的大门,我们发现德方特意为我们升起了中国国旗,让我们倍感温暖。培训期间,罗兰公司培训人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折页机和纸架的基本操作和维护保养。针对我们在印刷业务中提出的疑问,还安排专人对我们进行了特别的讲解,并实地参观了他们的车间。我们还有幸亲自动手拆装了折页机的主要部件,以及纸架压力辊的压力调节和驱动电机的拆装。我们所熟知的操作,他们都放手让我们大胆地做;我们不清楚的,他们都事先就操作规程一一讲解,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对我们做得很到位的地方,他们都不吝称赞;对我们的每一个技术失误,他们都耐心地讲解纠正,直到我们弄懂为止,使我们了解了很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也积累了一定的动手能力。<br><br> 培训交流生动有效<br> 张耀五<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8e29002016944ad9aff4a6a136793ddd.jpg><br><br> 学习期间,我们都踊跃地向培训老师提问,培训老师循循善诱,用最简单的模型来解释最复杂的问题,使我们对整个印刷机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尤其是实物演示部分,老师会在课堂上模拟一些故障来让我们自己解决,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所讲内容的理解。<br> 2月21日,我在德国纽伦堡参加了电气培训,接受了包米勒公司有关无轴传动方面的培训,他们的培训中心设施相当完备,培训人员为我们考虑的也很周到。课堂间隙,我们可以与老师相互交流,深入探讨平时在维修保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同时也了解到无轴传动方面的最前沿的技术信息,既开阔了视野,也懂得了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br> 2月25日,我参观了位于捷克边境的MAN公司客户,他们的机器设备相当先进,尤其是邮发设备,几乎看不见人,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现场的设备杂而不乱,秩序井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 注重工作细节<br> 陈琪<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97cc416a8baf4989ac25a14ae030a475.jpg><br><br> 德方安排我们参观了印刷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人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细节。 我们在参观奥格斯堡的一家报社印刷厂时,发现他们在纸库里安装了专业的干湿度计、加湿装置,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保持纸库当中的湿度;而且在印刷机台的操作室的日期挂历上,用很明显的红色标记标示出了当天的日期,可见他们机台上每天是有专人负责用标记标示出当天的日期,以提示每个人检查印品的日期。<br> 在曼·罗兰公司的生产组装部门,我观察到德方将生产印刷机复杂的工序分解成了一道道比较简单的工作,分别交给一个人或一个比较小的部门来完成。工作细分后,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可以在每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残次品出厂。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管理思路很实用,也很科学。也许正是这样,曼.罗兰公司的产品质量在国际上的口碑才会如此的好!<br><br> 注重科学的工作方法<br> 周传勇<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b91a72092d7f44339542556fcd69357e.jpg><br><br> 通过参观学习,我既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好的工作方法。我们都知道影响报纸质量的因素,但在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他们的确有太多需要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原材料,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最需要稳定的地方。纸张、油墨、润版液、洗车水,他们都长期使用同一种产品,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绝对很少更换不同的产品。因为不同的产品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胶辊的生产厂家已经针对我们的印刷辅料进行了抗腐蚀处理,如果我们频繁更换不同的纸张、油墨、润版液、洗车水,就会对胶辊和橡皮布产生伤害,加剧胶辊的变形和橡皮布的老化,就会严重影响印刷质量。印刷车间,他们相对来讲是一个密封的地方,特别是纸库,都有自动的温度、湿度控制仪,随时加减温度,并向空气中加湿,保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没有门窗直接对外打开,这样能保证印刷的纸张处于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印刷的质量。<br><br> 要重视安全操作<br> 肖迁<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84cc0a20f05b49eabe02f34bd96d2df6.jpg><br><br> 印刷生产及设备维护,安全要放在首位。这一点在德国感受很深刻。进入罗兰公司,德国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安全规则。不仅是人员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也同样重要。整个罗兰厂区内在生产期间总是一派繁忙的样子,忙碌的工作人员,天上各种型号的航吊,地面的各类叉车、推车,可以说,危险是时刻存在的。如何让各类设备有条不紊地运作,同时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明晰的制度和规范操作是先决条件。我们产业园目前承担了大量的生产任务,同时还要兼顾搬迁工程的顺利进行,安全意识更显重要。对于我们电器维护人员来说,尤其要注意用电的安全。<br> 要跟上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充电。在这次培训中,老师特别提到,有些控制模块、控制电脑等电子产品换代速度很快。随着现代电子、通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印刷机电器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同时,还要坚持主动学习和积累,这样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公司选派技术骨干赴德国参加技术培训
编者按:2月14日,受德国罗兰公司邀请,在公司副总经理肖华良的带领下,吴鹏程等一行12名技术骨干前往德国罗兰印刷设备制造厂,参加了为期14天的印刷技术和电气维护培训。德方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内容,既有课堂理论讲解,也有装配现场实践指导,还有现场模拟操作。培训期间,大家详细了解了宽幅罗兰机PECOM操作系统的操作[
阅读全文]
用量杯吃饭的德国人
作者:王滨
有人说天堂里最好的厨师是法国人,地狱里最好的厨师是德国人。此话虽过于夸张,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国人不会吃的事实。所以在德国,任何一个中国人做的饭都能香倒一片德国人,以至于“梁上君子”不偷财物“偷”食物。
有一次我把头天晚上吃剩的鸡蛋炒洋葱放在了桌子上。上课前我打电话给宿舍管理处,让他们派个人给我换换[
阅读全文]

海地重建工作推出“工作换酬劳”项目
德国之声中文网
地震后潘基文探访海地
在海地发生震灾之后,联合国希望能促使该国灾民更多参与本国的灾后重建进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西班牙政府为此推出了所谓的工作换酬劳项目,旨在帮助22万海地居民参与清除地震废墟的工作,为他们每日提供5美元的酬劳,此举也旨在促进海地的经济发展。联合国海地问题特使,美[
阅读全文]
自由、正义和民族主义之争
作者:李诘
一个大国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公开的场合被公然侵犯、见诸媒体的新闻事件已不是头一回了。前不久是美国总统布什,现在轮到中国总理温家宝了。
据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月3日播出):当地时间2号下午(北京时间2月2日23时15分),温家
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礼堂后方一名西方人模样男子突然起身叫嚷,并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