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四窑洞内,狼藉一片,满地手卷烟蒂。王弘毅躺在被窝里,大睁双眼,视而不见,毫无表情,看得出,他正处于麻木、空洞、没有任何思想活动的状态中。窑洞外传来脚步声。有人叫道:弘毅,弘毅,在呢么?王弘毅仿佛没听见,纹丝不动。门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进来:好我的娃,饭时了,还猫在炕上呢!王弘毅还是没反应。老汉伸手摸王的额头:娃呀,可不敢老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傍晚,汽车停在村口,王、李手提行囊,向一排窑洞走去。听到声音,考古队田队长迎出,田队长与王弘毅握手,热情地:王老师,一路辛苦了,快进去歇歇。王弘毅:咱们就别客气了。你老婆还托我们捎来了东西,知道你们辛苦,所里也给大家送来了慰问品。小李:田队长,你派两个人跟我去车里拿一下。田队长指着两个人说:麻烦你们去一下。进了窑洞,田队长倒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弘毅跟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坐在办公室宽大的写字台前,左手握着一只烟斗,右手拿着放大镜研究几幅青铜器铭文拓片。他不时放下放大镜,拿起笔往纸上写点什么。
办公室门开了,小李轻手轻脚走进来。王弘毅十分投入,浑然不觉。
小李欲言又止,先倒了一杯水放在王弘毅身边,说:王老师,您先休息一下,喝口水。
王弘毅抬起头,略显不好意思地说: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少人已经注意到,从上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鼓吹并寄予厚望的再造新儒学,没有如期而至,反倒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信仰逐步膨胀,势不可挡。结果,每次回国都令我吃惊地发现一些久违的传统复兴了,如磕头祭祖拜师,算命巫术流行,各路神仙重续香火,古老禁忌习俗再度时兴等等。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思索,不能不重新认识中国国情。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百多年前,无论从战略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日本都已经目标明确,有计划地逐步向中国逼近,顺手把钓鱼岛划入日本版图。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分裂的中国,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自身麻烦一大堆,各自紧盯“解放台湾”和“反攻大陆”,都没有真正把钓鱼岛放在眼里,更别说视为掌上明珠了。毕竟与大陆和台湾比较起来,它不过是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黑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去观光,出国的人也越来越多。由此越来越多地引发人们对中国人行为举止的评论。大体来说,好话不多,总离不了粗俗、野蛮、肤浅、不守规矩,穿得靓丽光鲜,开口肮脏低级、语气尖酸刻薄等等。当然不能排除有恶意夸大的成分,不过平心静气看去,不能不承认,描述得挺像,是咱们熟悉的同胞。为什么有人被敬重,有人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6-13 05:12:52)
现代人每每感叹,如今的中国没有大师,没有可与历史上那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学者等等相提并论的耀眼明星们。人们怀念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同时出现的不同文化繁荣和众多星群璀璨的时代。这让人想起鲁迅和胡适的时代,人们也是为大师的缺失痛心疾首,但是现代人都承认那是一个大师群集的时代。是否现在和那时类似,人们不识大师真面目,只缘身在群师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人有排座次的习惯,很多时候,极不靠谱。但是当有人把宋朝第一人物的桂冠送给范仲淹时,我想他当得起。不是因为他做过军区副司令、国防部副部长、以及副总理等高官,也不是他在与西夏的对抗中令敌丧胆,稳操胜算,保障了边关安全,更不是他推行过昙花一现的政治改革。在中国这块地方,有人捧,就有人砸。王安石曾在神宗面前猛拍范仲淹的板砖,说他爱炒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2-05-10 04:06:06)
我蹑手蹑脚走来,他似有觉察,开始从水底浮起,向我的方向靠拢。“强强,强强,吃饭啦!”他抬起头,直起身子,圆圆的嘴喁喁向上,一张一合,两侧短鳍煽动不停,一副嗷嗷待哺猴急猪慌的模样。一撮儿鱼食儿下去,开始追逐狂吞,转瞬一扫而光。“强强,吃饱了吗?”他又立起身子,摇头摆尾,圆嘴不再急速开合,扭头潜入水底,独自幽思去了。在外人眼里,他是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2-05-02 04:12:41)
我并不喜欢蜚声国际身价不菲的大画家毕加索,看他的大作,经常感觉自己像个傻子,木木的没有丝毫感动,呆呆的找不出好在哪里。眼前这幅《格尔尼卡》我也不知该如何欣赏,仿佛远古的岩画,人物一律是愚蠢的窄额,秃顶,面目相似,倒是牛头马面颇具神采。虽然如此,这却是老毕唯一让我希望多看两眼的作品。原因不是艺术,而是它的背景。1937年4月26日,纳粹德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