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苏联解体所产生的十多个国家,最初个个都很腐败。只不过,以波罗的海三国为杰出代表的一些新独立国家,民主法制改革的步伐迈得坚实,已经完成了凤凰涅槃,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和国家的面貌。而庞然大物的俄罗斯,其经济形态由叶利钦时代的寡头经济切换到普京时代的新寡头经济,政治上重走独裁专制,腐败一如既往,甚至在某些方面多有倒退。
乌克兰保留在[
阅读全文]
楼下有网友在给我的跟帖中提到“美国不需要一个战败的俄罗斯,而是一个落后但还有力气威胁邻国的俄罗斯,这样才能制衡欧洲”,以此否认美国坚持援乌抗俄的必要性。坦率地说,我相当熟悉这个观点,虽然它不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中、更不可能登堂入室被公开的官方文件所引述,但它确实已被一些美国人奉为对俄绥靖的主要依据之一、类似的说[
阅读全文]
前天(9月25日星期三),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写了一封亲笔信,愤怒地表达“我要求你立即解雇乌克兰驻美国大使奥克萨娜·马尔卡罗娃(OksanaMarkarova)”。我没有做过研究,不知道约翰逊议长的做法是否具有法理依据抑或是否符合外交礼仪,但我敢肯定,他对马尔卡罗娃大使的怒火是完全有道理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上个星期[
阅读全文]
只为俄罗斯活一天!2中国雇佣兵上战场首日就阵亡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8/14/125723460.html
文中说这两名中国青年军事素质不错,可能是指他们有过服役经历、是退伍军人。不曾想,上阵首日便当即阵亡。
由此可见,乌军的战力是非常强大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作为一支规模小得多的部队,可以用少得多的兵员在广阔的战线阻挡和延滞敌军不计伤亡代价的推进,与此[
阅读全文]
俄罗斯侵乌300多天,从去年初开始主要是利用兵员数量的优势,以人海战术对付乌军的顽强防守以及乌军所依赖的坚固工事和各种精准打击武器。许多西方军事分析专家估计,俄军迄今因死亡和重伤所造成的战斗减员达到了约50万人。为了保持进攻态势,俄军通过持续的大规模征兵和招募雇佣兵,不断加码侵乌部队,不仅将各地比较有战力的部队纷纷派遣至战场,以至于现在的[
阅读全文]
1,乌东库皮扬斯克和利曼方向
俄罗斯大军继续在这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但地面的推进非常有限,离形成对库皮扬斯克和利曼的现实威胁还遥远得很。乌军战神、乌陆军司令兼顿巴斯战线总指挥西尔斯基上将说:乌军官兵很好地守护了自己的阵地。
我觉得俄军现在应当不至于幻想能重新夺取这两个城市或其中之一。他们的主要用意还是希望通过在这个战线的进攻逼迫乌军[
阅读全文]
战况之一:乌东库皮扬斯克和利曼方向
俄军集结了十多万兵力,在过去的2-3天期间试图在乌东库皮扬斯克和利曼方向撕破乌军阵地,以期打乱乌军的布局、为在巴赫穆特和扎波罗热陷入苦战的俄军解困。但是,乌军沉着应战,将前沿非主力的国土防卫部队后撤,调集以逸待劳的主力预备队,迅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这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
1,俄军确实来势汹汹,[
阅读全文]
在去年美国国会两党共同高票通过援乌预算案和援乌租借法案之后,共和党籍国会议员率先提出:他们支持对乌克兰抗俄卫国战争的持续支援,但这种持续支援必须建立在乌克兰接受并通过对受援资金和武器装备的追踪核查的基础上。其后,民主党籍国会议员也表示支持这个提案。
为什么要有这个措施呢?
1,作为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乌克兰曾长期以政府腐败而闻[
阅读全文]
对于普里戈津领导的瓦格纳集团兵变事件,已经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因为事发突然,本人本来是想静观其变,但随着这个事件的急剧转变和匆匆告一段落,我觉得现在有些事情已经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
1,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兵变,绝无可能是普京-普里戈津合演双簧
首先,普里戈津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多个措辞严厉的声明,在全世界面前毫不留情[
阅读全文]
自去年底和今年初发动的冬-春季攻势,普京的目标是要在3月底完全占领顿巴斯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令俄军抵达该二州的行政边界,并同时坐拥赫尔松州的约60%面积、扎波罗热州的将近一半、以及于2014年占领的整个克里米亚。在全方位的国际制裁重压之下,普京希望能尽快为自己获得与乌方停火谈判的筹码和台阶。其如意算盘是:在确保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二州的前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