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缸寨

信靠耶和华的必不至于羞愧
博文
(2009-06-16 13:33:50)

怎样祷告
司布真“惟愿我能知道在那里可以寻见神,能到他的台前,我就在他面前将我的案件陈明,满口辩白。”(约伯记23:3-4)约伯的最终目的,不单是见父神的面,他寻找神,是为了向神祷告,他原先已向神祷告,现在他来到神的面前,希望神听他的祷告,并伸出他怜恤的手。他向那大公无私的审判者和智慧的神,把他的案件陈明,因他不满他的朋友不公平的审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次受浸见证(2003年8月3日,多伦多)4月12日深夜,飞机降落在多伦多机场。这一天离我的移民纸到期还有10天。出国前我很困惑,传闻新移民在加拿大处境艰难,我犹豫了,房子、汽车、蓝天绿草新鲜的空气,本来对我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我更希望亲身体验西方社会,如有可能重回学校学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但在国内决定不下应该读什么。出国的日子一拖再拖,最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5 09:55:27)
阅读 ()评论 (1)
(2009-06-15 06:52:15)
人心与智慧2005年1月29日人心与智慧时间与空间生命与死亡经文:约伯记28章,传道书3章“灭没和死亡”“风闻其名”(伯28:22),“在活人之地却无处可寻”(伯28:13)——“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伯28:21);这使我们思考智慧的所在与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传7:4)智愚/生死之间反合的关系,启示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6-13 17:39:05)

价值与人生
 
“你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你是为今世而活呢?还是为永生而活?你是注重世人的看法呢,还是神的看法?当有一天我们来到审判台前,人的看法对我们无足轻重,
但神对我们的看法却存到永远。”
——施达德,《剑桥七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9-06-13 15:51:10)

感念戴紹曾牧師 2009/3/26 
對一位素未謀面的牧長,不能用“追憶”這個詞,但是這位敬愛的長者,卻在我的信仰歷程刻下過神圣的情感烙印。最初是在中國初信不久的日子,從一位家庭教會弟兄的“信心”操練上,聽到戴德生這個名字。那時對戴家後人的認識,只限於他們還在給中國人傳福音。來加之後“曠野”時期的日子,有一次聽到戴紹曾牧師講道的錄音,被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愛德華滋《落在憤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講章分析 
這篇美洲大復興歷史上最著名的講章,是愛德華滋于1741年7月8日在馬薩諸塞州埃菲爾德的講道。200多年以前的講章今天讀來仍然氣勢磅礴,這一信息適用于所有的世代,愛德華滋不僅將當時大覺醒運動中強調的主題——上帝的憤怒和永久懲罰的迫在眉睫傳講得淋漓透徹,也為今天提供了一個超越時代的奮興佈道主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3 12:06:45)

召喚民族之魂——談儒家思想与當代中國人的終極關懷
[摘要]本文通過對儒家思想與魯迅精神的比較,指出當代中國人亟需被喚醒他們的終極關懷,儒家思想或者魯迅精神都不能承擔這個責任,召喚民族之魂是當代華人基督徒的福音使命,文化使命和宣教使命。
引言楚辭的意境,與“不語怪力亂神”的儒家傳統有很大的分別。《招魂》是楚地巫術的反映,作爲一個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2 13:10:43)

霍亂時期的愛情LoveintheTimeofCholera2009/01/12最近別人閒談間聊起“霍亂”,讓我想起這部久違的拉美文學名著的題目。《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出版于他以《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這個書名有一種滄桑的詩意,帶著拉美文學式的詭異,在馬爾克斯筆下,愛是一種情感和肉體的疾病。對於主人公阿里薩來說,“他的愛情已變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2 12:19:23)

使徒行傳主日學講章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引言“大江东去,浪淘盡,千古风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亂世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發的是豪放思古之情,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使徒行傳》所描寫的人與事,也可以用這句氣勢磅礴的“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來形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