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的婚礼在纳什维尔的怀特曼教堂(WightmanChapel)举行,仪式由拉尔夫·格里戈斯牧师(Rev.RalphGriggs)主持。
建于1928年怀特曼教堂,哥特式建筑,气派华丽,可容纳300人左右,是纳什维尔的一个最流行的结婚场地。
女儿婚礼的仪式很简洁。来观礼的客人们入座后,就是双方的祖父母和父母入场,随之是几对伴娘伴郎,花童,最后是新娘隆重出场。
新郎的九十[
阅读全文]

小女儿今天高中毕业了。
今天的毕业典礼在学校的体育馆举行。学校不大,不到三百个毕业生,家长亲友来了不下一两千人,座无虚席。手机拍下几个场景。
提前一个小时进场,就已经找不到好位子了:
学生们入场,全场起立欢迎:
校长宣布毕业典礼结束,话音未了,所有的帽子都飞上了天:
参加完毕业典礼,老爸老妈干啥去?赶快回家,准备明天的毕[
阅读全文]

这些日子,每天下班,回到家里,母亲早已把晚饭做好了。摆上桌子就开饭,真是幸福啊。
母亲来参加大女儿的婚礼。能在我这里住上几个月。
大女儿这周回家参加妹妹的高中毕业典礼。母亲更是想法调样张罗晚饭,要让俩个外孙女每天都吃个特色菜饭。
昨晚做的是春饼,薄得透亮的春饼。饼上抹一层薄薄的甜面酱,放上葱,加上炒鸡蛋,炒肉丝,炒茄[
阅读全文]

先上个婚礼蛋糕的PP。容我沏上一杯茶,再细细道来。
准备西式婚礼,蛋糕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女儿早在数月前就请好了为她的婚礼做蛋糕的师傅。
去年十一月末,女儿送来伊妹,让我们注意收看TCL的一个电视节目“TheNextGreatBaker”,她的蛋糕师傅杰·奎尔将出现在节目中,与其他人竞赛,看看谁是下一位糕点大师。节目中,杰·奎尔风趣[
阅读全文]

女儿的伴娘(bridemaids)阵容很强。
除了念高中的小女儿,其余几位伴娘是女儿大学四年的好朋友。其中,瑞秋在某非营利组织工作,贝卡是在读博士生,艾琳和柯丝正念医学院,而舒芭在婚礼后的第二天将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她们从天南地北赶来,为女儿当伴娘,见证女儿的婚誓,与女儿共同渡过她人生最美丽的时刻。
婚礼的首席伴娘(maidofhonor),大女儿则选定了[
阅读全文]

像中国的婚礼中有许多规矩一样,美式的婚礼也有它的风俗。其中之一,就是结婚的那天,新娘随身佩带的东西要“有旧,有新,有借,有蓝”,英文叫做
Somethingold,Somethingnew,
Somethingborrowed,Somethingblue
据说新娘穿戴着有这些含义的物饰,缓缓走过教堂内的通道,能够给新婚夫妇带来吉祥和财富。那年我的同事凯蒂完婚归来,我们都没忘了问她,她的“新[
阅读全文]

大女儿婚礼的主题色调是蓝色,喜帖的设计自然也要靠这个谱。
婚礼喜帖是大女儿亲手设计的。上面有花FleurDeLis,在法语中,是百合花的意思,此图案与新郎家上几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一个中国的双喜字,两个元素叠加在一起,隐喻了两个人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却由千里姻缘一线牵,结为夫妻。我看到这喜帖的设计,觉得线条简洁明快,画面寓意深远,[
阅读全文]
母亲近期语录
“我…得”
四月末,母亲从中国飞来美国,参加大女儿在五月份的医学院毕业典礼及婚礼。这已是母亲第三次来美国。上次来还是四年前,那次是来参加大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适逢我们趁春假回国,伴她一起来美。这次又逢先生公出去中国,回程正好陪母亲一起来。有家人陪伴,不会英文的母亲一路畅行无阻。下机伊始,母亲就得意地对我说,她在机上,[
阅读全文]

大女儿订婚后(见《女儿订婚记》),接下来就是张罗结婚的事了。
女儿与未婚夫商量后,决定她医学院一毕业就结婚。结婚的地点,就选在她就读医学院所在的城市。此城恰好位于我们家和她未婚夫父母家之间,可谓不偏不倚。医学院里同期毕业的好友也尚未离校,可以直接参加她的婚礼。女儿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这是女儿自己的婚礼,我们做父母的当然完全支持她[
阅读全文]
在博客上发了奇遇翠花姐的文章不久,接到了好友的电话,上来就是严肃批评:翠花姐来了,自己偷着乐?!怎么不告诉大家,让我们也见见翠花姐,共同乐呵乐呵。
我赶紧辩白,冤枉啊。事先哪知道是翠花姐呀。连我家领导当时都说了,如果早知道琼就是翠花姐,就不是这个小场面了。肯定通知当地的各位粉丝来见面,搞一个粉丝网友与翠花姐见面大会!我接着又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