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乔家才:沈醉是個反覆小人
一九八○年八月,中共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出版一本「戴笠其人」,是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和文強的「戴笠其人」的合訂本。沈醉的文在前,文強的文在後,却用了文強的題目爲書名。這本書生編硬造,胡說八道,極盡污衊先總統蔣公及醜化戴笠將軍之能事。印刷很粗劣,第一版中共誇稱印了十多萬册,其目的在宣傳,却毫無歷史價[
阅读全文]
苏联“军神”朱可夫晚景凄凉
[史海钩沉]
简陋墓碑难掩生前荣耀
功勋卓著的元帅格奥尔基·朱可夫被誉为苏联“军神”。有人说,要不是他的高超谋略和果断指挥,苏联卫国战争史或许要重写。可就是这么一位功高盖世的民族英雄,死后只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上留下一个小格子。
在通往列宁墓的过道边,记者终于找到了朱可夫的墓碑——约30厘米长的黑色[
阅读全文]
访问长津水库战斗生还者和作家—美国陆战队员李.伯奇
1950年,当陆战队拼命杀出中方埋伏圈时,朝鲜遭遇了其20世纪最严酷的冬天。战场上的人也随之遭殃。
美国陆战队员李.伯奇二战时在菲律宾的湿热丛林中作战,并在战斗中负伤。他在1945年12月13日回国,圣诞节前夜回到衣阿华州家中,当地气温零下34度。他不知道五年后他要作为陆战步枪连的排级中士重返战场,在[
阅读全文]
冻土地上的这一仗是朝鲜战争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
——作者:迪尼克罗
那是1950年的感恩节,地点是北朝鲜的长津水库,夜间气温达到零下30度。土地冻结。下午4:30天就黑了,黑夜持续将近16个小时。即使对于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和陆军第7步兵师那些经过战火考验的军人来说,这里也是危险地域,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参加过二战中最残酷的战斗。
五个月前的6月25日,[
阅读全文]
毛泽东曾经十分赞赏美国的民主和天赋人权的普世价值观
李凌[1]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可能提出疑问:“你这个提法有根据吗?”回答:“有根据,有大量史料为据。这是历史,是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先看胡乔木于1944年7月4日为《解放日报》写的题为《祝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日》的社论:
今天是美国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美[
阅读全文]
[转贴]有关松骨峰战斗的一些真相
既然从美方及韩方的纪录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美第二师的战斗主力,包括韩国第3团及土耳其旅部分单位,的的确确是从龙源里方向突围而出,而且蒙受极大损失;仅第23团及部分炮兵跟随在美第25师后往西南安州方向撤退,损失较少。但是,历来公开的志愿军史料却宣称第113师11月30日在龙源里成功挡住美第2师的部队,让其突围没有得逞。[
阅读全文]
卢作孚:哀莫大于心死
章立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航运巨子卢作孚(1893-1952),是近代中国“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他人品高洁,白手起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被称为“一个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先父章乃器主持的中国征信所在调查报告中评价其人:“精明诚朴,勤苦干练,且具有百折不[
阅读全文]
[转贴]杨恒均:我们有幸见证无与伦比的时代
心血来潮,和朋友相约从墨尔本驱车前往悉尼,走沿太平洋的东线,全长1000公里,景点十几个,风景如画。租车公司好像也配合我的心情,在机场取到预定的丰田花冠后,竟然发现只有120的里程读数——这竟然是一部崭新的丰田车。
崭新的白色的丰田从墨尔本开出一个小时后,进入两边都是森林的快速道,一路小雨,郁郁葱[
阅读全文]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出台及中国的反应
2009-9-22来源:《百年潮》2009年第8期作者:沈志华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会议最后一天作了秘密报告,公开批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混乱。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怎样出台的?中国是怎样得到这个报告文本的?中国对此的最初反应是什么?本文拟根据近10年来国内外披露的一些历史文献和史料[
阅读全文]

柬埔寨S-21集中營惨遭杀害的无辜的生命
s-21
监獄S-21集中營在被改造前是TuolSvayPrey高中,名稱来自前皇家西哈努克亲王,學校共有五栋建筑。1975年,被改造成恐怖监狱和集体处决中心,将此地重新命名为「第21号安全监狱」(SecurityPrison21;S-21)。柬埔寨共产党也改造了此建筑以适应囚禁犯人:建筑物周围绕起了带高压电的带刺铁丝网,原先的教室变成了一个个狭窄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