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二十一章阐述了诚与明的关系,诚、明二者的功用是相通的。朱熹认为,本章是子思承接前面孔子所说的关于天道、人道的思想而立言的,而后的十二章内容则是子思对这一章思想的反复推论和说明。(一)致曲有诚的精神跃升“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其次致曲”,次于圣人的人也可以做[
阅读全文]
作为中国思想史范畴的“诚”,在历代思想家阐释中大抵有三层含义:其一,诚实、真诚、忠诚。《周易》:“闲邪存其诚。”孔颖达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礼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孔颖达疏:“诚,忠诚。”《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
阅读全文]
《中庸》第十八、十九、二十章这三章的共同性在于,转入历史的阐述、印证,用周文王周武王的故事来说明圣人处事合乎中庸之道,并且逐渐展开对儒家纲领和个体修养的方法的论述。(一)圣人续接的礼治规范“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孔子说,古代帝王中最无忧无虑[
阅读全文]
在对《中庸》的文本细读中,我们逐渐接近中国思想中的最具有辩证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层面,同时体悟到中庸精神所具有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正是从更为全面的文化视野出发考察,因而能够尽量减少历史赘加物带来的种种文化误读,尊重东方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并从中感悟中国文化创新与守成的本体依存关系。一般而言,中庸之道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
阅读全文]
一儒家对君子的多重规定性“君子之道费而隐”。“君子之道”是中庸之道。“费”就是广大,“隐”就是微小隐微。君子之道既广大又隐微。换言之,中庸之道有“费”和“隐”两个方面,或者说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这两个纲领构成了君子的极限。行中庸之道者,君子也。做一个君子很难,因为孔子或者儒家对君子有很多的规定和要求。君子“群而不党”,“[
阅读全文]
一须臾不离的中庸之道“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为人处世选择了中庸之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真正继承他衣钵者,颜回等几人而已。原因何在呢?在于颜回选择并终身实践中庸。他“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得一善”之善不是和恶相对的善,而是得到善端善事美好的东西,就表现出拳拳恭敬挚诚的样子。得[
阅读全文]
(一)中庸境界的高度与践行难度“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之道是极高的,中庸确实很难,之所以难就在于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己的常态。人们宁做大事不做小事,宁做光明鲜亮的事不做那种素朴艰苦的事。这都是不以中庸精神做事。如果这种不以中庸规律做事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原则导向,那么,那些真正扎扎实实、为[
阅读全文]
《中庸》集中体现的中庸之道,在世界范围均有其渊源。由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发展到极限引发了竞争、斗争和战争,而中庸之道倡导的和睦、和谐、和平的思想正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在西方现代化推到极限而变成三争文明——竞争、斗争、战争之时,东方强调三和文明——和睦、和谐、和平,应当有互动互补之功。今天世界重新关注东方发现东方和谐思想,重[
阅读全文]
对待心的正确态度是观察,在观察中认知它的规律。多数人在修习时采用压抑或排斥的方法,遇到各种念头、感受与情绪,不是贪爱就是压抑,而未能采取观察的方法。佛陀教导的四念住修法,则要求修习者不带拣择地进行观察,而不必去压抑和排斥内在的任何一种状态。这里的重点是,观察者必须全力侧重于观察,而非自我压抑或对一切心理现象进行排斥。
在自心觉醒的[
阅读全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节)”
此释上本末先后之序,以验明明德亲民之实效也。就成己工夫上说,则以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盖从根本说到枝末上去。今就成物上说,故从枝末说到根本处来。以前从一心知止上做到虑而能得,到此则天下事物皆归我方寸矣。今欲要以我既悟之明德,以揭示天下之人,愿使人人共悟,盖欲字即是愿力,谓我今既悟此明德之性[
阅读全文]